投资的最高智慧:《孙子兵法》第四篇 军形篇——投资的至高形态:胜于易胜,藏于九地,动于九天

真正的高手,从不打逆风翻盘的仗;
真正的赢家,从不赚惊心动魄的钱。

大家好,我是无漪。今天我们来聊聊《孙子兵法》第四篇——军形篇

孙子讲的“形”,不是阵型,而是开战前的 态势与部署

一、先为不可胜:人能管好自己,但管不了别人

孙子开篇即言:“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真正擅长打仗的人,首先是把自己规划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耐心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时机。我们能做的,是让自己不被战胜;至于能否战胜敌人,则取决于对方是否会露出破绽。

胜利可以预见,但不可强求。

这在投资中至关重要。最低的底线,是确保你的策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爆仓。先让自己不败,再去考虑如何取胜。如果没有胜算,怎么办?

答案很简单,很多人却一辈子想不明白:仗不是非打不可。 人们之所以失败,往往是因为不知道事情可以不办。

在股市中,人们总怕错过一个亿,手痒难耐。但如果机会不好,就不买,最起码不会亏钱。正如利弗莫尔所说:“任何人都没有足够的理由每天买卖股票。”

二、守与攻:藏于九地,动于九天

不打仗,是不是就坐着傻等?当然不是。这个“等待”的阶段,才是成长的关键时期。

孙子说:“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
    “守”,不是被动躺平,而是 深耕。是深深地藏于九地之下,没人知道你的水有多深。投资的大部分功夫,都在场外。你守住一个领域,持续钻研,就能形成他人无法企及的竞争壁垒。
    所谓的“在别人恐慌时贪婪”,正是源于你对自己研究的公司、对自己交易系统的绝对信心。因为你“守”得足够深,所以别人不敢买时你敢买。
  • “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攻”,是一旦行动,便如神兵天降,发动降维打击。
    这一切的前提,是当你在“九地之下”时,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别人比你风光。巴菲特在几次大的金融危机前,都保留大量现金,在自己的能力圈内深耕。当泡沫破裂、机会到来时,他便能果断出击,“动于九天之上”。
    我的交易逻辑也是如此:买卖频率很低,但一旦操作,底仓必重。因为重要的不是你判断是否正确,而是 在你判断正确的时候,你赚了多少钱

三、无智名,无勇功:只打容易赢的仗

真正的高手,是看不出来的。因为他们大多数时候“藏于九地之下”,而一旦行动,又赢得太容易,让你觉得“我上我也行”。

所以孙子才说:“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

如果你打了一场胜仗,全天下都在为你喝彩,那说明这算不上一场高明的胜利。因为一场能让外行人都看得热血沸沸腾的胜利,往往充满了惊险、不确定性和巨大的风险,更像是一场赌赢了的博。

  • 媒体最爱追捧一战成名的基金经理;
  • 期货大赛的冠军往往是赌性最强的选手。

他们的胜利看起来精彩,但只要一次失败,就足以粉身碎骨。

那么,顶级的善战者打的是什么样的仗?孙子给出了一个朴素到极致的答案:胜于易胜者也。他们只战胜那些容易战胜的敌人,甚至只攻击那些已经失败了的敌人。

  • 查理·芒格说,他只想涉足那些连傻子都能经营好的公司,因为胜利的概率被提到了最高。
  • 一个需要用几十页PPT才能说服自己的投资逻辑,很可能就不是一个“易胜之局”。

四、警惕“唯结果论”:错误的方式,也能赚到钱

我们还需警惕一个常见的思维陷阱:唯结果论

我之前说,利弗莫尔1929年做空美股,虽然成功了,但他是 通过错误的方式赚到的钱。当他押上全部家产再加25倍杠杆时,这就从一场聪明的投机,变成了彻头彻尾的赌博,因为失败的后果是他无法承担的。

我很庆幸他最后又破产了,不然会有更多人模仿他,步其后尘。

判断一个人的成功是否值得借鉴,只需看一点:在那次关键的战役中,如果他败了,结果会如何?他还有机会东山再起吗?

五、真正的不败:可控的失败与纪律

一个人真的可以永远不失败吗?不可能。所有的能力和经验,都是在一次次试错中得到的。

真正意义上的不败,不是从不犯错,而是每一次的失败都不致命。

在投资中做到“不败”,有两种方式:

  1. 低成本试错
  2. 严格止损

只要做到这两点,你在股市中至少是不会死的。以此为前提,“修道而保法”,建立适合自己的投资逻辑和纪律,等待胜利的时机。


结语:必胜之“形”

《军形篇》的结尾,孙子用一个波澜壮阔的场景做了总结:“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我们通过“修道保法”,积累深刻的认知,这就像水,在千仞之高的山谷中积蓄势能。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寂寞的、不为外人所见的。

然而,当“可胜之机”到来时,只需要一个裂缝,你蓄积已久的全部势能,都会像决堤的洪水,从九天之上奔涌而下,不可抵挡。

这就是孙子笔下的 必胜之“形”

我希望大家都能深耕一个领域,构筑出属于自己的“形”,能够 藏于九地之下,动于九天之上

0 0 votes
Article Rating

Leave a Reply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Scroll to Top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