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明之境6:交易的迷宫与出路——青泽的投资思路与风格演化

“随手而下者,无谋之人也;不思而应者,取败之道也。”《棋经十三篇》中的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思路”在博弈中的重要性。在青泽看来,交易的基本思路问题,是做好期货交易的内在逻辑基础。

一、交易思路:走出迷宫的鸟瞰视角

一个完整的交易思路,是投资者对交易各个环节——从交易目标、投资哲学、理论策略到风险管理、心理心态——进行系统性思考后的智慧结晶。

青泽将交易比作走迷宫。身处二维迷宫中的人,很难找到出口;但若有人能从三维的高处给予指点,路径便一目了然。交易思路,正是那个能帮助我们走出迷宫的 鸟瞰视角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缺乏明确思路的交易者,其行为往往是矛盾和混乱的:一会儿看多,一会儿看空,赚得稀里糊涂,亏得莫名其妙。这种无序的操作,注定了其成败必然被运气所支配。正如投资人林广茂所言:“无根浮盈空欢喜,未悟真经套中人。”这里的“无根”,就是指没有明确的交易思路。

二、林广茂棉花战役的启示:十六字真言

青泽曾用十六个字,精辟地总结了林广茂在棉花期货上的传奇战役: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意志坚定、市场配合。

  • 目标明确: 重大机会来临时,追求的是暴利,而非蝇头小利。
  • 思路清晰: 基本面、技术面、操作策略高度统一,坚定持仓甚至浮盈加仓。
  • 意志坚定: 面对巨额的权益回撤,依然能顶住压力。青泽极为震撼地引述了林广茂的一句话:“如果你天天坐过山车,时间长了,就能在过山车上睡着了。”
  • 市场配合: 伟大的成功,离不开时势造英雄。棉花市场百年不遇的单边行情,客观上配合了其投资策略。

三、思路的内化:从“上山”到“下山”

然而,思路的完成只是“上山”,投资更需要“下山”。所谓“下山”,就是在一笔笔真实交易中,反复犯错、反复纠正,将交易思路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终形成自己一致性的投资风格。

正如艺术大师吴冠中所言:“风格就是你的背影。”

越是成熟的交易员,个人风格越鲜明,其行为模式也越具有逻辑性和可预测性。

四、两种主流风格与逆势的警示

在青泽看来,成功的交易员中,常见的风格有两种:

  1. 顺势、轻仓、止损、长线;
  2. 顺势、重仓、相对短的止损、中短线。

他强调,任何投资风格的形成,都不能和“顺势、合理的盈亏比”等基本原则背道而驰。他曾详细研究过一位连续两年在期货实盘大赛中取得超高收益的选手,结果震惊地发现,其收益全部来自几次重仓逆势交易。

青泽对这种风格深感担忧。果不其然,这位选手在获奖后成立了资管公司,因一次逆势重仓,一天之内便发生了50%的巨额亏损。

这个案例让他更加坚信:一味追求高回报,违反基本的投资规律,终究是走不远的。

五、青泽的个人风格:顺势结构外与试探加码

青泽的交易风格相对激进,追求的是市场特殊情况下稀缺性的重大趋势机会。他将其定义为 “顺势结构外”——即在市场脱离盘整结构、趋势明朗时进行交易,只吃甘蔗最甜的那一段。

在策略上,他深受杰西·里费默的影响,采用 “试探加-码” 策略:

  • 出现信号时,先小仓位试探,感觉市场走势。
  • 若走势符合预期,则快速加仓,追求暴利。
  • 若走势不符预期,则因仓位小、压力小,可以从容观察,或以较小的损失离场。

这个策略的核心目的,是在判断失误时仓位小,判断正确时仓位大,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追求高回报。

六、化繁为简:投资是一件单纯的事

青泽在投资生涯中,曾一度陷入“期货研究发烧友”的怪圈,以为精通各门各派理论就能成为赢家,结果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最终领悟到,投资不是解奥数题,越难越好;它应该是一件 单纯 的事。

他引用了巴菲特关于“一英尺高的栅栏”和“棒球击打区”的比喻,来说明投资成功的关键,在于 耐心等待,只在自己最有把握的机会上全力出击,而不是频繁地挥棒。

“投资人必须谨记,你的投资成绩并非像奥运跳水比赛的方式评分,难度高低并不重要。”

千方百计解难题,把投资技巧往复杂化方向发展,看起来聪明,恰恰是“大愚若智”;而能够达到相对纯粹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大智若愚”。

0 0 votes
Article Rating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Scroll to Top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