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集 稳定盈利后为何再次破产,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

大家好,我是无漪。在上期视频中,我们聊了利弗莫尔是如何从5美元赚到了5万美元,最后遭遇破产,最终领悟了在股市中持续赚钱的秘密。实现了稳定盈利,并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积累了百万美元的资产。

这期视频中,我们主要聊聊他第三次破产的经历。拥有百万身家的他,为何会在31岁时再次破产,并且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负债百万?他的这次破产,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呢?

利弗莫尔在一次7月棉花期货交易中,因为一个意外事件获得了一大笔钱,声名鹊起,甚至被一些报纸誉为棉花之王。棉花期货领域的权威人士帕西托马斯也开始主动接触利弗莫尔。帕西托马斯个人魅力十足,很快和利弗莫尔成为了朋友,而这也成为了一切悲剧的开始。

我们先来看一看书中对于这一段故事的描述,我会把我的总结和感想放在视频的最后。

我成功的结束了7月棉花期货交易,这比我预期的还要顺利。不久之后,我便收到一封要求面谈的邮件。这封信上的签名是帕西托马斯,毫无疑问。我当即回复了他,告知他任何时候只要他愿意来,我就会在我的办公室里跟他见面。第二天他便来了。

一直以来我都很佩服他。他的名字在任何一个种植或买卖棉花的地方都可谓家喻户晓。在欧洲以及美国各个地方,人们在跟我交谈时,都喜欢引用托马斯的观点。我记得有一次在一个瑞士度假山庄,我与一位开罗银行家交谈,他对埃及的棉花种植颇感兴趣,愿与欧内斯特·卡塞尔爵士生前有过合作。当他听说我来自纽约之后,便立马问我关于帕西托马斯的事情。

他会定期收集和阅读托马斯的市场报告。我一直认为,托马斯是在用科学的方式做生意。他是一位实至名归的投机者,一位兼具梦想家般的远见和斗士般的胆识的思想家。他消息异常灵通,懂得棉花期货交易的理论和实践。他热衷于聆听他人的建议,也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理论与概念。同时,因为他有多年的交易经验,赢过大钱也吃过大亏,所以关于棉花、期货市场的实物和棉花期货交易者的心理,他几乎无所不知。

他见到我之后,单刀直入地提出与我联手交易的想法。不管他获得什么信息,他都会立即告诉我之后再公之于众。我主要负责实际交易,因为他说,我在这方面有着他没有的特殊天赋。由于众多原因,他的这个提议对我并没有吸引力。我直接告诉他我不想与人联手交易,也没有兴趣学习这方面的东西。但是他坚持说,我们联手会是一个非常完美的组合。直到我直接了当地对他说我不想影响别人做交易,他才作罢。在我婉言但明确的拒绝与托马斯联手交易的请求之后,他离开了我的办公室。

在那时我发誓,在商业上我们两个永远不会有交集。我不确定我是否会再次遇见他。然而就在第二天,他给我写了一封信,感谢我对他的帮助,并邀请我去看他。我回信说我会去拜访他。他再次写信,于是我应邀前去。我经常和他见面,听他讲话总能使我心情愉悦。他博学多才,谈吐风趣,我认为他是我见过的最有魅力的人。

我们聊了很多事情。他博览群书,精通多门学科,才华出众,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饶有兴趣的概括。他话语中的智慧令人印象深刻,他能言善辩,无人能敌。我听过许多人谴责托马斯,包括说他伪善,但是有时候会想,他非凡的善变能力是不是来自这样一个事实,吉他先把自己说服的如此彻底,从而获得了极大的力量去说服别人。

当然,我们谈论最多的还是市场方面的问题。我并不看好棉花期货市场,而他的观点和我相反。我看不到市场任何利好的一面,他却能看到。他提出很多本应该改变我想法的事实和数字,然而我并没有屈服于这些事实和数字。对于这些信息我无法反驳,因为我不能否认他们的真实性,但是他们无法动摇我对自己报价纸带研读能力的信念。

然而,他对此很坚持,直到我不再对我从交易报和日报上搜索到的信息感到确定。无疑这意味着,我不能通过自己的视角来观察市场。一个人可能很难被违背自身信念的东西说服,但是,他有可能被人说服而变得不确定且优柔寡断,这种情况比违背自身信念更为严重,因为这意味着他在交易时无法做到信心十足。虽然我并没有完全乱套,但我不再像往日那样泰然自若,或者更准确的说我停止了自我思考。

我无法详尽细致地告诉你,我是怎样一步步陷入这种即将让我付出巨大代价的心理状态的。我认为这源于他对通过专门渠道获得的数字精确性的自信,以及我对自己获得的数据的不自信。我的数据并非通过专门渠道获取,而是属于公职信息。他不停的向我唠叨他那1万个分布在南方城市的情报员的绝对可靠性,因为这种可靠性不止一次得到证明。

最后我阅读市场行情的方式变得和他的一样,因为我们阅读的是同一本书的同一页,而这本书是他放在我前面的。他头脑富有逻辑性,一旦接受了他所说的事实,我从这些事实中得出的结论就理所当然地与他的一致了。当他开始与我谈论棉花期货行情的时候,我不仅看空而且还做空市场。当我开始接受他的事实和数字时,我逐渐开始担心。我先前的头寸建立在错误的信息之上。

当然我不应该在那样想的同时不平仓,并且一旦我因受托马斯的影响觉得自己错了而平仓,我就只能做多。这就是我的思维方式。要知道,股票交易和商品期货是我生活的全部。我自然会觉得如果看空不对,看多就是正确的,而且如果看多正确,买进就是当务之急。正如我在棕榈滩的老朋友跟我说的那样,帕特赫恩说过,非赌不知输赢。我必须证明我对市场的判断是正确的,而证明结果,我只有等到月底才能从我经纪人的报表中得知。

我开始买进棉花期货,很快我的头寸就和我往常一样多了,大约有6万包。这是我职业生涯中最愚蠢的一次投机。这一次,我只是按照别人的设定来玩游戏,而并非依靠自己的观察和结论。我这愚蠢的游戏如果这样结束,那就太不合适了。我不仅在没有理由看多时买进,而且没有按照我以往的经验积累仓位。

我没有用正确的方式交易,因为听从别人的观点我以失败告终。市场并没有朝我预估的方向发展。当我对我的头寸信心十足时,我从未感到害怕或焦虑不安。但如果托马斯是正确的,市场的表现不应该如此。一步错便步步错,所以我理所当然的被弄糊涂了。我不仅允许自己被说服不要理会亏损,而且被说服持仓。那种投机风格与我的本性截然不同,而且与我的交易原则和理论背道而驰。

即使年少时在对赌行我也能更加理性。然而那时的我已经不是真正的自己。我变成另一个深受托马斯影响的人。我不仅做多了棉花期货,而且加重了小麦仓位。小麦期货的市场表现非常好,这给我带来可观的利润。加仓棉花期货的愚蠢行为,导致我的仓位增加到约15万包。而就在这个时候我感觉身体不太舒服。

我之所以说这些,并非为我的错误找借口。我仅仅在陈述一个相关事实。我记得我去了贝肖尔,想让身体放松一下。在那里我进行了一些思考。对我来说,我的头寸似乎有些过大。在通常情况下,我不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但是那时我开始感到紧张,并因此而决定减少头寸。而要减少头寸我必须清仓棉花或者小麦期货,在声音这个游戏规则,且只有12-14年股票或商品期货投机经验积淀的情况下,我竟然犯错了,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棉花期货亏钱了,我继续吃仓小麦期货赚钱了,我却将它卖出,这简直是一个愚蠢透顶的做法,但是我唯一能辩解的只有一点,那次交易本质上是由托马斯主导的,我只是一个傀儡。在所有的投机失误中,很少有比亏损时加仓更愚蠢的做法了。这一点在我的棉花期货交易之后不久就得到彻底的验证。在股票市场上永远要平调亏损的仓位,只有盈利的头寸,很显然这才是明智的做法。

我对此非常清楚,所以直到现在,我仍感叹自己当初为何要反其道而行之。于是,我卖掉手上的小麦期货,主动丧失了本应属于我的利润。在我出手后,他的价格便以势不可挡的态势,每铺舍尔涨了20美分。如果我没有将他出手,那么我可以赚到约800万美元。

然后,因为决定继续持有亏损的仓位,我买入了更多棉花期货。我非常清楚地记得,我每天是怎样买入更多的棉花期货的。你可能会问我为什么要继续买入。答案是为了阻止价格下跌。如果这都不算超级傻瓜的做法,那么什么才算是呢?我只是一直不断地投入更多的钱,目的是最终亏掉。我的经纪人和我的知己都无法理解这种行为,直到今天他们也无法理解。当然,倘若交易结果反转,我就会创造传奇。

有人不止一次地警告我,不要过于依赖托马斯的绝妙分析。对此,我毫不在意,继续买进棉花期货以防价格下跌。我甚至跑到利物浦去买入棉花期货。在我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之前,我已经囤积了44万包棉花期货。但为时已晚,于是我卖出了所有头寸。我几乎亏掉了在其他所有股票和商品期货交易中赚到的钱。但是,我并没有输得一干二净,还剩下几十万美元。要知道,在遇见我的天才朋友帕西托马斯之前,我手上还有几百万美元。对于我来说,为了获得成功而违背从经验中习得的法则,这种做法岂止是愚蠢。

我从这次失败中获得了一个宝贵的教训,那就是一个人可以毫无缘由地做出愚蠢的行为。在损失了上百万美元之后,我才明白对于一个作手来说,另外一个危险的敌人便是极易被另一个性格极具吸引力的人说服,尤其是当这个人振振有词地表达貌似有理的观点时。然而,我一直觉得,即使损失只是100万美元,我也能深刻吸取教训。但是,吸取教训需要的代价,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命运女神说了算。在给你一番颠覆式的教训之后,命运女神会接着给你出示一份账单,因为她知道无论账单上的金额是多少,你都必须支付。

在明白自己做的有多么愚蠢之后,我将这次惨痛的教训做了一个了结,巴西托马斯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这次失败使我损失了超过90%的资金。正如吉姆费斯克过去常说的那样:“一切都烟消云散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我就成为了一名百万富翁。我通过智慧和运气赚来的数百万美元,却因为我的道行逆失而亏得一干二净。我卖掉了两艘游艇,并果断地换了一种不那么奢侈的生活方式。

但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我开始走霉运。我先是不幸身染疾病,之后又急需20万美元现金。在几个月前,这笔钱对我来说只是九牛一毛,然而在幸运女神快速离我而去之后,20万美元几乎是我的全部身价。我必须拿出这笔钱,但问题是我去哪里找钱。我不想从经济行账户的余额中支取这笔钱,因为如果我这样做了,就没有多少保证金可供交易了,而且倘若我想快速赚回百万美元,我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个交易平台。因此,我仅剩一个选择,那便是从股市中得到这笔钱。

想想看吧,你如果足够了解在经纪公司炒股的那些普通客户,就会认同这样一个观点,即希望从股市赚钱来支付账单是华尔街最常见的亏损原因之一。如果你一门心思地想要这样做,那么你最终会亏得倾家荡产。在华尔街,只要是将赚钱购买汽车、手镯、摩托艇或画作的希望寄托于股市,就没有不亏钱的。有太多股民寄希望于从铁公鸡般的股市赚钱以购买生日礼物。如果将他们亏损的钱全部加起来,足够我建议所大医院了。事实上,在华尔街发生的所有不幸中,最常见、最经久不衰的不幸,就是执迷不悟地将股市当做仁慈的女救星。像所有久经验证的不幸一样,这种不幸的存在是有原因的。当一个人打算让股市为他突然的需求买单时,他会怎样做呢?他只会满怀希望选择赌一把。这时他面临的风险比理智的投机更大,因为如果选择理智的投机,那么他会对基本大势进行冷静的研究,之后根据逻辑判断得出的观点或看法操作。而选择赌一把的话,这种人一开始追求的就是即时利润,因为他等不起。假如市场以他的意志为转移,就必须马上对他有利。他自我安慰地认为,他所要求的不过是一场输赢对半的赌局,因为他准备好了速战速决,希望赚两个点,相应的亏两个点就止损,并抱有输赢参半的幻想。我曾碰到有人在这种交易中亏掉了数千美元,尤其是那种在小幅调整之前的牛市中高位买进的交易。这种交易方式绝对行不通。

嗨,我那股票做手生涯中愚蠢透顶的做法,成为压垮我的最后一根稻草。我破产了,失去了那次棉花期货交易后仅存的钱。这还不是最严重的,因为我还在交易且不断亏损。我固执地认为,我最终一定能从股市中赚回来,但最终的结局是我山穷水尽了,我欠了一屁股债,不仅欠了主要经纪人的债,还欠了其他经济行的债,因为我当初无需提供足够的保证金便能与这些经济行进行交易。我不仅这次欠债,而且自此之后一直是负债累累。情况就是这样,我再次破产了。

这很糟糕,而更糟的是,我的交易出现了致命的错误。我变得病态紧张和不安,并且无法冷静地推论。也就是说,我陷入了投机者在交易时不该有的心态。一切都乱了套,确实,我开始觉得过往的分寸感无法恢复。我已经习惯了大量持仓,比如超过10万股,所以我担心在做小比交易时无法表现出良好的判断力。当你全部的持仓为100股时,正确与否似乎没有多大价值,但养成大量持仓赚大钱的习惯后,在小比交易中,我不确定何时该取出盈利。我无法向你描述我所感受到的那种赤手空拳的无力感。我再次破产无法重仓出击,我债务缠身而且交易屡陷错误。经过多年的成功后,错误也在不断磨练我,他们本该是让我取得更大成功的基石,可现在,我的状况比在对赌行入行时还要糟糕。我对股票投机的学问了解得很多,但对人性弱点的博弈却知之甚少。

没有人可以像机器那样始终以相同的效率运行。我现在知道,不要相信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能不受其他人和不幸的影响。金钱的损失从未让我担心,但是其他麻烦让我苦恼。我详细研究了这场灾难,当然发现自己的愚蠢之处并不困难。我找到了犯错的确切时间和地点。一个人若要在投机市场上做的风生水起,就必须彻底了解自己。要想知道自己能愚蠢到什么地步,需要很长时间来接受教训。我有时认为,对于投机者来说,他们若能从此避免骄傲自负,那么付出任何代价都不算过分。聪明人的许多挫败都可以直接追溯到骄傲自大的心态,这是随处可见的通病而且代价不菲。对于华尔街的投机者而言尤其如此。

我在纽约很不开心,又回到了那种曾经的感觉。我不想交易,因为我的交易状态不佳。我决定离开前往其他地方寻找本金,我想,环境的改变可以帮助我再次寻找自己。所以我被投机生意打败了,又一次离开了纽约。在离开威廉森和布朗证券交易公司后,我一直被愁云所笼罩,担心股市没有什么油水了。股市一头扎进漫长的前荒期,整整4年我一分钱都没赚到。正如比利亨利奎斯说的那样,在这种股市行情下,即使是臭又放屁都闻不出什么味道。

在我看来,我仿佛失去了命运女神的宠幸。惩罚我也许是上帝的旨意,但是实际上,我过去从未骄傲自满到招致报应的程度。对于一个处于欠债状态的舵手,必须忏悔的那些投机性罪行,我一条都没有犯过。我对典型的傻瓜式交易并不感到内疚。对于我曾经做的,或者更确切地说,我不曾做的事情,在第42街以北的地方理应受到称赞而非指责。而在华尔街,这些事情是相当荒谬且代价巨大的。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些事情最糟糕的地方在于,他们倾向于禁止我们在股市掺杂人类的情感。

我离开了威廉森和布朗证券交易公司,并在其他经济行的公司试了一下。在所有地方我都以亏钱告终,这个结果完全是我自作自受,因为我试图强迫股市给我他原本没有义务给予的东西——赚钱的智慧和机遇。我在各个经济行获取信用额度时没有遇到任何困难,因为那些了解我的人对我有信心。

如果我告诉你,当我最终停止以信用额度交易时,我已经欠各个经济行100多万美元了,你就知道他们对我的信心有多强了。接连亏钱的原因不是我失去了抓住股市机遇的能力,而是在那惨淡的4年里,股市根本就不存在赚钱的机会。但我还得为了生活拼命努力,想要发财,结果却债台高筑。

不难看出,利弗莫尔这次破产的主要原因是他迷失了自我,放弃了自己的交易原则,选择了听信权威。这里我有两点感受。

第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圈。在交易中,找到了自己的交易风格和盈利方式以后,不要轻易改变自己的交易习惯,除非你对你将要面对的风险有清醒的认识。利弗莫尔的前两次破产都是因为没有适应股市的报价规则。虽然对赌行和股市看上去很像,都是面对价格进行交易,但其中微妙的差别可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利弗莫尔的第3次破产同样是因为改变了自己的交易策略。我不能说帕西托马斯的方法是错的,但显然是不适合利弗莫尔的。

第二,即便是利弗莫尔这样已经功成名就的人,也会听信权威,也会被权威蛊惑丧失自己的判断。个人的建议是,新闻可以看,但是分析师的分析、股评什么的最好少看,大多数都是马后炮。最主要的是很可能干扰你的判断。连利弗莫尔都不能幸免不是吗?我们每个人要对自己的账户负责,没有人能替你做决策,即便劝你的人是出于好意,你也最好坚持自己的决定。当然,这里有个前提是,你已经知道如何在这个市场上稳定赚钱了。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利弗莫尔,棉花期货的失利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其实并不是毁灭性的。了结了棉花期货的头寸以后,利弗莫尔仍然还有20万美元,就在那个时代仍然算得上是一笔巨款。真正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他已经习惯了奢侈的生活,并且急于想要在股市中赚钱来支付自己生活中的账单。当一个人每天都想要从股市中带点钱回家的时候,他离亏损就不远了。这其实是一种极其自负的赌徒心态,因为尤其对于趋势交易者来说,我们能做的也只是尽可能地等待时机、选对方向,最终能赚多少是市场决定的,而不是我们的能力决定的。即便强如利弗莫尔,他在破产后四五年都没能翻身,反而是负债不断扩大,达到100多万美元。可见时势造英雄,你水平再高,在恶劣的市场环境下,也一样很难赚到钱,对于趋势交易者尤为如此,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改变市场大势的。

你一旦急着赚钱就必然会失去耐心,强迫市场给你本不属于你的东西,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遭受市场的毒打,连利弗莫尔也没能例外不是吗?我在之前的视频中有提到过,以交易为生的问题。我认为以交易为生的前提是,你已经不需要靠交易为生了。这其实是个稀缺心态的问题,人一旦处于稀缺的状态,就很难保持耐心,而耐心是在大多数领域内维持成功的核心品质,在交易中更是如此。

我在几年前做过一期视频,叫35岁是个坎应该如何准备。这个坎其实不是真实存在的,35岁也不是一个具体的年龄,而是意味着人生的一个新的阶段。到35岁的时候,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已经工作了10年左右,成家立业,上有老下有小,承担的家庭责任在增加,但是职业发展会进入到平台期,甚至开始走下坡路。如果我们想要避免这样的剪刀叉出现,我们就需要发展自己的第二增长曲线,这跟企业发展的道理是一样的。企业如果总是等到一个爆款歇菜了,再去发展第二个爆款,基本上注定是要失败的。趋势就是这样,一旦开始走下坡路了,想要再上去就难了。我们每个人的职业发展也一样,当你觉得你确实遇到坎的时候,再开始想办法,大概率已经有点晚了。学习一门新技能、发展一项新事业,大多数是需要一定时间积累的。处于稀缺状态时人容易变得激进,很难静下心来思考问题,赌博的成分会大大增加,犯错误的可能性也就更大了。所以我始终建议大家尽早开始,在还有机会试错的时候,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多座城市,尽早发展出新的增长曲线。当你在不断的试错中,提高自己的上限的时候,那个所谓的坎也就不复存在了,你的能力圈也将不断地扩大,生活也会变得更加从容。

最后,我把今天的心得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1. 如果你的交易系统已经可以稳定盈利了,不要轻易改变你的交易策略和交易习惯。
  2. 不要听信权威,除非市场证明他是对的,不然他的话一文不值。
  3. 避免稀缺状态。如果你着急从市场中赚钱,你很难保持耐心,亏钱是迟早的事。利弗莫尔也不能例外不是吗?

好了,今天就先说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我们下期再见。

0 0 votes
Article Rating

Leave a Reply

3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trackback

[…] 可是好景不长,因为听信了棉花大王帕西托马斯的意见,在棉花期货的交易中逆势加仓,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第三次破产了。但是呢,这次跟前两次不同,对赌行因为其非法性,在美国已经几乎销声匿迹了,所以他发家的行当是做不了了。 […]

trackback

[…] 1908年,31岁时,利弗莫尔再一次破产了。原因是他遇到了当时的棉花大王托马斯利弗莫尔,对托马斯对棉花的大势分析和内幕交易所影响,放弃了自己的交易规则,逆势死扛浮窥加仓,最后亏损惨重。在随后的股市交易中也接连失败,最后再一次破产。这一次和之前不同的是,他破产后的四五年都没有适合他的市场行情,他也因此陷入了负债的深渊。 […]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Scroll to Top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