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无漪。前两期视频中,我们讲了利弗莫尔从5美元起家,经历了两次破产以后,终于找到了稳定盈利的方式,并且在他30岁的时候赚到了自己的第一个100万美元。
可是好景不长,因为听信了棉花大王帕西托马斯的意见,在棉花期货的交易中逆势加仓,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第三次破产了。但是呢,这次跟前两次不同,对赌行因为其非法性,在美国已经几乎销声匿迹了,所以他发家的行当是做不了了。
而且他的确也不再需要去对赌行了,以他现在的名声和信誉,已经可以在经济行借到足够的交易额度。不过这次他没有前两次幸运,六七年都没能翻身。
我们上次讲过,利弗莫尔虽然在棉花期货上损失惨重,但也还没到破产的地步,账上还有20多万美元的现金,这在当时也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了。
真正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他急需用钱,想要尽快的从市场中赚钱,而当你强行的向市场索要本不属于你的东西的时候,你不但赚不到钱,市场还会把本来属于你的东西也一起抢走。
急于翻身的利弗莫尔呢,不但没能赚到钱反而不断的扩大亏损。他1908年破产,到1914年的时候,他的负债已经超过了百万美元,这一年他37岁。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利弗莫尔和巴菲特、索罗斯的差别,也可以说是差距。虽然利弗莫尔对市场的洞察远超于常人,但是却依然避免不了这样的大起大落。巴菲特、索罗斯的资产曲线是这样的,而利弗莫尔是这样的。
利弗莫尔在我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赌徒式的暴发户。我觉得大多数人应该都希望过越来越好的生活,而不喜欢这种大起大落的人生。
那么利弗莫尔和巴菲特、索罗斯之间的本质区别在哪呢?这个问题我之后会展开来讲。我们再说回正题,利弗莫尔在而立之年遭遇这样的重创,从锦衣玉食花天酒地,到负债累累寄人篱下,而且这一颓就是6年。
有多少人能够承受这样的挫折?可能很多人干脆就一了百了了。可他毕竟是利弗莫尔。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他是如何从这样极端恶劣的处境中走出来的。我们先来听听利弗莫尔自己对这段经历的描述。他说:
在各个经济行里获得信用额度是没有任何的困难,因为那些了解我的人对我有信心。如果我告诉你,当我最终停止以信用额度交易时,我已经欠下各个经济行100多万美元了,你就知道他们对我的信心有多强了。接连亏损的原因不是我失去了抓住股票机遇的能力,而是在那惨淡的4年里,股市根本就不存在赚钱的机会。因为不想欠朋友们更多钱,我开始通过帮其他人管理账户来谋生。这些人相信我深谙这个游戏的规则,以致在行情惨淡时也能盈利。通过提供这些服务,我可以得到利润1%的分成。但前提是有利润可赚。当然我并不总是亏钱,但是我所赚的并没有能够大量的减少我的负债。
最终随着情况越来越糟,我生平第一次感到沮丧。尽管我并不喜欢这一处境,但是我并没有自怨自艾。我说服自己,不管哪里出错都只会是我自己的错。股市永远是不会错的。那我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呢?
我对我交易问题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研究,并展开精神自省。我冷静地考虑这个问题并得出结论:问题的根源在于我对自己所欠下的负债的担忧。因为这些负债,我一直受着精神不安的折磨。
我必须向你说明,这种不安不仅仅源于我意识到自己负债,随着时间推移我仍然不能偿还债务,我开始变得不那么冷静了。我必须解释一下,我的负债超过100万美元,全部都是在股市亏掉的。我的大多数债权人都非常友善,并没有来骚扰我,但是其中有两个确实让我痛苦万分。
他们曾寸步不离地跟着我,每当我在股市中获得一点利润时,这两个跟班就会询问关于获利的所有细节,并且坚持要我偿还欠款。我欠他们中的一个人800美元,那个人威胁要起诉我,还要拿我的家具抵债。
在我对问题进行研究之后,我十分无情地得出一个结论,即只要我处于忧虑状态中,我将无法做成任何事情。但我同样清楚的一点是,只要我债务在身,我就会一直焦虑下去。我的意思是,只要有任何一位债权人有权骚扰我,或者在我积累到足够的本金之前要求我还钱,以阻挠我东山再起,我就完全无计可施。
根据利弗莫尔的自我描述,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市场行情不好是一方面,但是心态的影响其实更大。他在巨额亏损到还剩20万美元的时候急于翻本,负债以后又着急还钱,归根结底是焦虑的情绪让他失去了耐心。
他之后也总结说,除了知识以外,耐心比任何其他因素更为重要。实际上,耐心和知识是相辅相成的。那些想通过投机获得成功的人,应该学会一个简单的道理,在你买入或者卖出之前,你必须仔细研究,确认是否是你进场的最好时机。只有这样,你才能保证你的头寸是正确的头寸。人毕竟不是机器,在焦虑的情绪状态下,是很难做出理智的判断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现在的投资模型都是右侧交易,因为我要保证尽量买进去就是赚钱的,判断错了要及时止损。其实我最开始也是左侧交易,信奉的是越跌越买。好在这几年运气比较好,只要不是太烂的公司,基本上都能回本。但是这样的交易策略是完全不利于身心健康的。看着账户在不停的亏钱,你的心理很难没有波动。于是我开始改变策略,不去尝试抄底,而是斩断亏损让利润奔跑。
如果你在交易中观察到了自己的焦虑,一定要想办法调整。但如果你尝试了很多的方法都没有用,那很有可能你的交易策略根本就不适合你,你需要做的可能是改变你的交易策略。持续处于焦虑状态下的交易是走不远的。
我们再聊回那几个债权人,想要要回钱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是这种围追堵截的要债方式真的未必可取。因为这毕竟不是一笔小钱,省是省不出来的。我在国内有个朋友,之前做生意赚了不少钱,后来经济不景气了他也误判了市场,导致了公司破产,并且以个人名义欠了一堆外债,大概有个几千万。
为了赚钱,他找朋友借了些钱,想做点小生意,希望有机会能够东山再起。可是他刚存了几万块钱,账户里的钱就被法院自动划走了。他后来说这简直是不给人活路了,这种搞法他自己的生存都成问题了。积累不到足够的本金,想要翻身然后再去还钱,基本上也是不可能的了。
利弗莫尔遇到的其实是同样的困境,刚赚到一点钱就要拿去还钱,这根本没办法增加本金扩大利润。而这么多钱靠一点一点的还,肯定是还不上的。利弗莫尔当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要让自己摆脱债务的困扰,唯一的办法就是请求债权人免除债务。
利弗莫尔在书中这样说
我鼓起勇气前去拜访我的那些债权人。因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我的朋友或者老熟人,所以拜访他们对我来说是一件异常困难的事情。我非常坦诚地向他们说明了我的情况。我说,我并非逃避你们的债务才走到这一步,而是出于对我们双方的公平起见,我必须让自己有能力赚钱。我隔三差五的会想一下这个解决方法,时间已经过去两年了,但是我就是没有勇气坦白地向你们说出来。如果我那样做了可能对大家都好。我想说的内容概括如下:如果我因为这些债务而受到骚扰或者精神困扰,我肯定无法像之前那样交易。现在我终于下定决心了,除此之外我没有其他方面的理由了。
第一位债权人所说的,实际上和其他债权人说的并无二致。他代表他的公司跟我说了如下一番话:我们了解你,也十分理解你现在的处境。我告诉你我们的决定,我们会免除你的债务,让你的律师准备好你想要的法律文件,我们会在上面签字的。实际上,我所有的大债权人都是这样说的。这也体现了华尔街的另一面。我对这些债权人的做法,不仅是出于善意,也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因为这明显是一笔好生意。对于这种善意和商业气魄我心存感激。这些债权人免除我的债务的总额,超过100万美元。
我无法向你解释当我知道我再也不用受那些人骚扰时,我紧绷的心情有多么放松。如果一个人想要在股票投机中获利,他就必须将全部精力投入其中。我的精神因为不再受到债务的烦扰而感到放松,以至于我可以带着成功的信念进行交易。因此下一步就是重新获得本金。
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纽约交易所一直处于关闭状态,华尔街死气沉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没有任何生意可做。我欠所有朋友的债,我不能因为他们如此善意友好的对我,我就心安理得的再次向他们寻求帮助,因为我知道,这个时候没有人能够为别人提供太多的帮助。获得可观的本金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我去了几家经济行试了试,但都以失败告终。最后我去找了丹尼尔威廉森,他之前答应我愿意为我提供500股的交易额度。
这里我稍微解释一下,丹尼尔威廉森在利弗莫刚刚破产的时候利用了他,让他错过了绝佳的翻身时机。
我在讲的时候把这一段省略了,因为我觉得这一段经历对我们理解交易用处不大。但就是这么一个让利弗莫尔有些痛恨的人,在最关键的时刻给他抛出了橄榄枝。这个机会对利弗莫尔来说有多重要已经不言而喻了,因为如果他再失败,真的就不知道何时何地还能再得到一笔钱了。这就意味着,他几乎没有任何试错的可能。
从丹尼尔威廉森的交易所出来以后,在长达6周的时间里,利弗莫尔都在专心的研究报价纸带,并且有意回避交易公司,因为他怕自己会受到诱惑,在错误的时间进行交易。他在书中说
作为一名股票作手,除了要研究市场大势、记住股市的前车之鉴,还得牢记普通股民的心理以及经济商的局限性。同时还必须了解自己,并针对自己的弱点做好防备。没有必要为人性而感到生气,我已经认识到明白如何了解自己和明白如何解读报价纸的一样必要。
我仔细研究了我对活跃股市难以抗拒的诱惑的反应,因此日复一日,尽管我身无分文,并且迫切地希望恢复交易,我还是在另一家无法交易的经济行的报价板前坐着认真的研究股市行情,不错过报价纸带上的任何一笔交易。
静候股市全速上涨的那个关键时刻。在1915年早些时候最关键的那些日子里,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个举世皆知的事件,我最看多的股票是伯利亨钢铁,我很确定他会继续上涨,但是为了确保我能够在第一次交易中就大获全胜,我决定等到他越过那个关键点后再买入。根据我的经验,当一只股票第一次越过100美元、200美元或者300美元的时候,它一般会继续上涨30-50个点,而且超过300美元之后的上涨速度比超过100美元或者200美元之后的上涨速度更快。
我如此迫切的想要开始交易,以至于无法思考其他任何事情,但是我控制住了我自己。我目睹着伯利恒钢铁的股价逐日攀升,正如我确信的那样,但是我抑制住了自己冲进交易公司买入500股的冲动。纳指股票每上涨一个点,就相当于我与500美元失之交臂。最初上涨的10点则意味着,我本可以用金字塔的方式建仓,那样一来我现在拥有的就不是500股,而是整整1,000股了,如此一来,每上涨一个点我就可以赚1,000美元。但是我仍然静观其变,我没有听从内心强烈的欲望,或者受到激烈的思想斗争的干扰,而是服从我根据经验和常识得出的底线的判断。
只有赚到一笔像样的本金,我才有资格去碰一下运气,但是在没有本金的情况下,即使是数额很小的尝试对我来说也奢侈无比。我忍耐了整整6个星期,终于尝试战胜了贪婪和欲望。当股价涨到美股90美元的时候,我开始动摇并变得非常焦虑。在我如此看多的情况下,因为没有买入我错失了一大笔钱。当他涨到98美元的时候,我告诉我自己,伯利恒钢铁的股价将会突破,而且当他跨过这个门槛之后,将会一发不可收拾。从报价纸带上来看,这一点再清楚不过了,这简直就像股市拿着一个扩音器在向我喊话,告诉我这个趋势。我跟你说,当报价机还在打印98这个数字的时候,我就已经看到只带显示100这个数字了,而且我知道,这并非内心深处的欲望驱使我做出这一结论,而是我在阅读报价纸带后根据直觉做出的断裂。
所以我告诉我自己,我不能等到它涨到美股100美元时才出手,必须现在就买入,这个价格跟超过票面价值没有什么区别。我冲到证券交易公司下达了买入500股勃利恒钢铁的交易指令。那时市场价还是美股98美元。我以美股98-99美元的价格买入了500股。我买入后他飞速上涨,收市时的价格可能是美股114-115美元。我再次买入了500股。
第二天,伯利恒钢铁的股价为美股145美元。我保住了本金,确切地讲,这是我辛苦赚来的。为了等待合适的交易时机,我度过了最紧张且令人折磨的6个星期,但是我的付出获得了回报,因为现在我有足够的资本进行较大规模的交易了。如果只能交易500股,我是不可能做出什么成绩的。正确的开端都非常重要。
在伯利恒钢铁的股票交易后,我表现的非常好,真的好到以至于你可能不相信。做交易的是同一个人。实际上我已经不是原来的我了,因为之前我被各种债务骚扰,而且交易判断失误。现在我一身轻松,并且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再也没有债权人来骚扰我,也没有资金短缺的问题影响我的思考,或者阻止我听从经验的止盈。所以我能够持续获利。
后来出现了一些突发状况,遭受了一些损失。到1915年年底的时候,我的经济行账户的余额大概是14万美元。尽管在这一年的大部分时间,我对股市行情的判断都是对的,但是我真正赚到的也就是这些。在接下来的一年我的表现更为出色,我实在是非常幸运,在这个疯狂的牛市中我尽情看涨。形势肯定是对我有利的,因此我除了赚钱没有其他的事情可做。这是我们经历过最明显不过的牛市,每个人都可以清楚的看到。
协约国在美国疯狂的购买各种物资。这让美国成为当时世界最为繁荣的国家。美国拥有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的产品,因此全世界的现金迅速的流到了美国。我的意思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黄金大量的涌入美国。通货膨胀自然无法避免,而这意味着物价全面飞涨,股价上涨几乎甚至根本不需要任何人为操作,这一点从一开始就显而易见。
这就是本次牛市的来临所需的铺垫比其他牛市少得多的原因。1915年,股市回报的汇集面,比华尔街历史上任何其他繁荣时期都更为广泛。普通股民没有将他们的全部债卖利润换成现金,也没能长期守住他们利润的现象,也只是历史的重演。
而说到历史重演的频繁性和持续性,恐怕没有任何地方比得上华尔街了。如果你读一下当代有关股票、繁荣和恐慌的文献记载,有一点一定会让你印象深刻。那就是今天的股票投机活动和昨天相比几乎没有差别。游戏的规则一如既往,人性亦如此。
1916年我和其他人一样看涨,但是我时刻保持警惕。所有人包括我都明白,股市上涨终有尽头,而我时刻关注他释放的报警信号。我从未觉得我和股市的某一面是牢牢绑定的。牛市曾带给我丰厚的利润,熊市也曾对我慷慨解囊。所以一旦接收到撤离的报警信号,我就没有足够的理由坚持站在多头或者空头的一面了。
我们不要发誓永远追随多头或者空头,而是要始终关注正确的那一面。还有另一点需要牢记,即市场既不会在一次暴涨的盛宴中就到达顶峰,也不会以突然反转的形式终结。股市能够并且经常在股价普遍下跌之前很久就已经结束了牛市的态势,但我注意到那些曾经是股市领头羊的股票一个接一个的从顶点下降了几个点,而且在几个月里第一次并未回涨时,我期待已久的报警信号出现了。
那些股票竞相上涨的态势很显然已经结束了,我显然需要改变自己的交易策略。道理很简单,在多头股市中,股价毫无疑问会呈上涨的趋势。你认为纳指特定的股票有问题是合乎情理的。这足以让一个有经验的做手感觉有问题的存在。你绝不能指望报价纸带像老式授课那样把一切都讲的一清二楚,你的工作是聆听股市的声音,听到股市说离场,然后立刻离开。而不要幻想他会向你提供一份申请让你审批。
正如上面所说,我注意到一些涨势迅猛的领头羊股票已经停止涨势。他们下跌了六七个点然后再原地踏步。股市中的其他股票在新的领头羊的带领下持续上涨,这些公司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所以我不得不从其他地方寻找原因。那些股票已经跟着市场大市涨了几个月,尽管牛市的劲头依然十分强劲,但是它们停止了上涨,这就意味着对于这些特定的股票来说,多头股市已经结束,而对于股市中的其他股票来说,股市无疑还是呈上涨的态势。
没有必要因为对股市感到困惑就什么都不做,因为股市并没有逆流出现。我那时对股市并没有转而看空,因为报价纸带并没有向我传递出这样的信息。多头股市并没有结束,尽管离终点只是一步之遥,在多头结束之前依然有利可图。鉴于这种情况,我只是看空那些已经停止上涨了的股票。由于股市还有上涨的动力,所以我选择了既买进也卖出。
我卖出那些已经停止上涨的领头羊股票,每只卖空5,000股,然后做多新的领头羊股票。那些我做空的股票并没有太多动静,但是做多的股票持续上涨。当那些做多的股票最终依次停止上涨时,我将它们卖出,每只做空5,000股。这时相对于看多,我看空的程度更大一些,因为很显然下一次赚大钱的机会在做空的那一边。
尽管我确定在多头股市真正结束之前空头股市已经开始,但我清楚的知道,大量做空的时机还没有成熟。杞人忧天的说法是毫无道理的,特别是在时机成熟之前,过早的采取行动。从报价纸带上来看,空头大军的巡逻小队已经冲过去了。此时正是做好准备的时候。
我继续进行卖出和买入的交易,直到差不多一个月以后,我的空头仓位已经达到了6万股。这些股票在当年年初都曾广受股民的欢迎,因为他们曾经是多头股市的领头羊。6万股的仓位还不算太重,但是请不要忘记,股市同时也不是绝对看空的。
然后某一天整个市场变得十分疲软,所有股票的价格都开始下跌。当我做的12只股票中每只股票都可盈利至少4个点时,我知道我的预测是对的,于是我立即将空头的仓位增加了一倍。
我预测的态势来临了,在目前这个形势明显的空头市场中,我做空股票。股市已经用不着我继续推波助澜了,他注定会按照我认为的方式发展。明白了这一点以后再等一等也没有关系,在空头的仓位增加了一倍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我没有进行任何的其他交易。
我满仓后大约7个星期,发生了著名的泄密事件,股价下跌惨重。据说有人提前从华盛顿得到消息,说威尔逊总统即将发表声明,该声明可能会立即结束欧洲的战争。这次世界大战催生并维持了战时新浪潮,因此和平在这个时候就是一项看空因素。
一听到这个消息,股市应声大幅下挫,我自然平仓,这是当时唯一可行的做法。如果发生了当初做计划,没有预料的情况,那么你应该理所当然的利用这个天赐良机。一方面一旦出现大幅暴跌,就会出现一个足够大的多转空股市,而且这也是将纸面利润兑换成真金白银的大好时机。
即使是在空头市场,你也不可能总是将12万股平仓,却不受到因平仓而导致的价格被抬高的影响。你必须等待试机,以便在不因价格被抬高而损失账面利润的情况下买进那么多股票。我的经验告诉我,这种意外通常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发展,而我正是基于这一原则建仓的。
你需要记住的另一点是,永远不要尝试在最高点卖出,因为这样做是不明智的,要等到股票价格调整后,如果没有出现反弹再卖出。在1916年,通过在牛市做多,然后在熊市做空,我赚了差不多300多万美元。
就像我前面说的,你不需要和股市的任何一边牢牢绑定。1917年,我听到了很多关于威尔逊总统正在努力结束战争的消息。由于和平近在咫尺,所以股票和小麦期货应该会下跌。对于股票和小麦期货的下跌,我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我记得在格里德利的一个晚上,一位大资本家提出了以低于当天收市价5美元的价格出售任意数量的美国钢铁公司股票。那时有几位匹斯堡的百万富翁在场,听到了这一提议,但是没有任何人接话,因为他们知道,到第二天股市开盘的时候,这些股票一定会断崖式下跌。
不出所料,第二天上午,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一片哗然。你可以想象一下那种情景,有些股票的开盘价比前一天晚上的收市价低8美元。对我而言,这是平仓获利的天赐良机,正如我之前所说,在空头市场,如果股市突然形成了悲观情绪,平仓始终是明智的选择。
如果你掌握的可交易额度比较大,又想快速的将纸面利润兑换成真金白银,而无需承受较大的损失,平仓是你唯一的选择。仅美国钢铁公司这一支股票,我就做空了5万股,当然我也做空了其他股票,我的利润达到了约150万美元。
出现这种机会我不能轻易放弃,我本可以提前几个月还清我的债务,但是出于一个非常简单的原因,我并没有那么做,那时候我在股市的交易很活跃,而且比较成功,我需要投入手上的全部资金。1915年和1916年的股市充满了机遇,我应该充分利用这一黄金时期。
为了我自己以及其他债权人,我有责任这么做,那时候我知道我将会赚到一大笔钱,我不急着将债务还清,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于能否收到这笔还款并未抱任何的希望,而我只是让他们多等了几个月。
我不想一点一点的偿还债务,或者只是偿还某个人的债务,而是一次性还清所有债务,所以只要市场在最大程度上对我有利,我就会继续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最大手笔的交易,我表示希望支付利息,但是所有之前已经签署了债务免除协议的债权人都断然拒绝了。
在所有债权人中,我将欠800美元的那个家伙留在最后偿还,就是他曾经让我的人生异常沉重,而且一度让我备受困扰,以至于无法交易,我故意将他放到了最后,直到他听说我已经还清了所有其他人的欠款,然后我才向他支付了那800美元的债务。
我这么做是想给他一个教训,希望下一次如果有人欠他几百美元的话,他能够做到体谅别人,这就是我东山再起的过程,在还清所有债务后,我将一大笔钱投入宁津,我再也不要过手头拮据坠坠不安和缺少本金的生活了。
当然在结婚后,我在家族信托中为妻子投入了一些钱,之后在我儿子出生以后,我也为他投入了一笔钱,我这么做不仅仅是因为害怕我的这些财富被股市一扫而空,还因为我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可能会将他触手可及的财富挥霍一空。
我在家庭信托中为妻子和孩子投入资金,他们在我出现亏损时就不会受到影响,我绝对不要再冒任何风险。
以上就是利弗莫尔在负债百万以后,再次翻身的全过程。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感觉。我的第一感觉是,这样的翻身方式多少有点胜之不武。你看他起初并不是靠自己的实力翻身,而是请求债主们免除了他的债务。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在他负债最多的时候,他欠下了经济行100多万美元,可见经济行们对他的信心有多大。同样的,大家之所以愿意免除他的债务,同样是出于对他的信任。一个人的信誉才是这个人最大的本钱。这其实也侧面证明了利弗莫尔的成功。我们的信誉是我们每个人最大的本钱。
利弗莫尔在他的书中也反复的强调诚信的重要性。我之前在研究博弈论的时候,发现大家往往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背叛往往是博弈中的最佳策略。比如在我们最常讲的囚徒困境中,从任何一个囚徒的角度来讲,自己背叛对方不背叛的时候,自己的收益是最高的。而当两个人都这么想的时候,最终的均衡点就变成了相互背叛。但是,博弈论中的大多数模型都是单轮博弈,而人生是一场多轮博弈,可以近似于无限轮博弈。我在看了很多这方面的书以后发现,在多轮博弈中,诚信永远是最优策略,而且博弈的次数越多,这个优势就会越明显。利弗莫尔在他的书中,多次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这也是我觉得除了市场因素以外,他能够成功翻身的最重要的原因。诚信才是我们每个人最大的资产。
我之前看到过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说法,说一个人的价值,基本上,就等于他可以借到的所有钱的总和。我们可以想一下,别人为什么会愿意借给你钱?我觉得主要有两个维度,一,你这个人诚实可靠不会赖账。第二,我觉得你有能力赚到更多的钱,然后把钱还给我。一个人即便很老实,但是没有能力,他说他想要借钱创业,你愿意把钱借给他吗?我们形容一个人可靠,其实就是愿意把后背交给他。当你摔下来的时候,首先他不会因为背叛你跑掉,其次他也要有足够的力量能够接住你。利弗莫尔通过他的信誉借到了钱,赚到钱以后又把所有的钱还给了债主,因此又积累了更高的信誉。所以我觉得如果他再次破产,应该还是会有很多人愿意救助他。
然后如果我们回到交易的角度,利弗莫尔成功翻身的关键在于对伯利恒钢铁的操作。他辛苦的等待了6个月才买入,并且说这个钱是他辛苦赚来的。我觉得这里面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和明显的幸存者偏差。当然,他没有盲目交易,严格的遵守了自己的交易计划,这一点是他最终成功的必要条件,但未必是充分必要条件。
利弗莫尔在两次破产以后,主要采用的策略就是跟随大势,在股价突破关键点位时交易。这样的交易方式虽然利润丰厚,他自己也说,连续四年股市都没有任何赚钱的机会。我想他在这四年的交易中,不可能完全没有遵守自己的交易纪律,只不过他在最后的这一次,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之所以能够在15年以后如此快速的翻身,是因为他生在了美国,是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是最大的受贿国。他坚守自己的策略,只能说是做对了一半,而最终让他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他恰巧碰到了大的行情,他的策略帮他跟随了正确的趋势。
我之前做过一期视频,叫持续成功的底层公式。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变量,一是基础成功率,这是由我们的交易策略决定的。二是试错次数,这是一个概率问题,但归根结底是市场决定的。前两天有朋友在我的视频底下留言,他说大财由命小财由脸。这一辈子大势早已经注定了无法改变。我的回答是这句话我只能认同一半。这一点我完全不否认,但是我也不觉得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就像我刚才讲的那个成功公式一样,增加试错的次数,提高我们的基础成功率,我们离那个所谓的大财就会更近一些。
接下来我们从纯技术的角度聊一聊,他的交易思路还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我是完全不认同的,我认为最好的买点应该是在突破大的整理区间的时候。如果要再保险一点,那就等突破回踩再突破的时候买入。等到100美元的时候已经太晚了。当然呢,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因为他有高杠杆,他的这套理论可以确保他快速获利。根据他的交易描述,他应该是用了10倍的杠杆,而且两天以后就卖出了。可见他选的买点是上升势头非常迅猛的时候。
另外,他对牛市终点的判断方式也是很有意思。他认为牛市是由一个个领头羊股票轮番带动的,当最开始的领头羊出现了6%以上的下跌,并且几个月都没能再次突破高点的时候,牛市终点的信号就开始浮现了。但这还不是牛市的终点,当一个个领头羊都倒下的时候,才是真正开始做空的时候。而且他平调空仓的方式也值得我们仔细体会。他的两次平仓,都是在消息面出现了巨大的利空,市场的情绪出现了巨大的恐慌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做空仓回补,他可以几乎不损失账面利润。这或许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些主力资金的操作思路。
最后呢,利弗莫尔谈到了家庭信托。我对信托不是很了解,但这或许值得我们以后去了解一下。我刚才提到的那个破产的朋友,他在破产之前有很多钱,是完全不屑于买养老保险这种东西的,但他在破产落魄了以后还是很后悔的。虽然养老保险的收益不高,而且以后会不会破产也不知道,但多少算是一种最低的生活保障。但是这种保险只有到落魄的时候,才会体会到它的重要性。利弗莫尔,也是在体会过了人生的窘迫之后,才认识到了家庭信托的重要性。而这个重要的决定,也使得他在最后一次破产以后,依然维持了相对富足的生活。
好了,今天就先说到这。下期视频我准备讲讲,利弗莫尔是如何在大萧条中做空美股一战成名的。我是无漪,我们下期再见。
[…] 到1914年,37岁时,利弗摩尔身欠百万债务没有交易机会。最终,他终于和所有的债主达成了免除债务的协议,并且在一家券商获得了一次机会,靠着对方提供的一笔可以交易500股的信用额度,成功的再次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