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投资群里的朋友洪震南提出了新的投资模型的改良方案,相较于之前的最终模型,最重要的改动是更改了止损策略。把原先的跌破10月均线止损,修改为下跌一定百分比(他的设定是TQQQ下跌50%,最多分两次止损,这里不介绍细节)以后止损。这样做最明显的好处是避免了像1987年这样快速下跌的情况带来的不确定因素,一旦单月出现了超大规模的跌幅,按照之前的最终模型我们是要等到月末才止损的。
新的改良方案大大提高了收益率,它的底层逻辑也很简单,我之前做过一期统计视频,美股跌破年线有多大概率是牛熊转折?最后测出的结论是,如果按照策略,纳指和SP500跌破年线卖出,突破年线再买回来,真正盈利的次数屈指可数。但是它可以帮我们安全度过毁灭性的下跌,比如2000年的下跌。
洪震南的方案其实是过滤掉了大多数这样的假跌破。这里可能稍微有用到先验知识的嫌疑,这个我们以后再讨论。
我这里再提出一个新的思路。
既然跌破年线大多数假跌破,那是不是意味着,相较于突破年线买入,在股指跌破年线买入会出现更好的买入机会。而因为有了最大50%下跌的硬止损,风险也是相对可控的。
另外一个思路是,除了用50%这个硬性的止损,我之前在直播里提到过,如果稍微根据波段低点看一下趋势,完全可以把跌破前方低点作为一个止损点。不过这需要投资者稍微有一点看k线的能力。
这两条新的思路的底层逻辑是一样的:
- 使用一个更宽容的硬止损点,防止被市场反复摩擦
- 把跌破年线卖出,改成买入,提高操作的正确率
不过,这样改动的主要弊端在于,操作的难度可能加大了,总资产的波动可能也会增加,尤其是我提出的新思路,如果在跌破年线后买入,如果刚好又打到止损线,可能很少有人能做到坚决卖出。所以这里只是提供思路,具体怎么做,大家得根据自己的交易风格自行选择。
也希望大家积极留言讨论,提出意见,说出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