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西·利弗莫尔从不刻意张扬,但他的交易风格实在太过精准和自信,结果引起的关注反倒与他低调的意愿背道而驰。在波士顿的对赌行中,很少有人能够持续从商号手中赢得利润,因此,像利弗莫尔这样一位成功者,注定难以被忽视。
他深知,暴露太多会招来麻烦,因此总是以自己的标准行事,尽量减少存在感。他分散风险,将资金投向波士顿几乎所有的商号,试图避免在某一家押注过重。但即便如此,他的成绩单——惊人的七成成功率——仍让人无法忽略。
利弗莫尔尤其钟爱那些高档的对赌行。他发现在这些地方,他可以押下更大的赌注,而无需担心低端商号中可能出现的混乱或失误。他以为只要不引人注目,交易便可继续顺利进行。
然而,现实很快让他明白,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某天,当他像往常一样走进一家由阿诺·罗斯坦控制的商号时,柜员冷漠的表情立即让他意识到情况有异。他被告知,他的生意不再受欢迎。那一刻,他感到困惑甚至震惊。
“我不是模范顾客吗?” 他心中暗想。他从未拖延支付,也从未在交易中惹出麻烦。他始终以为,自己对商号来说是一位理想的客户。
直到此刻,利弗莫尔才真正明白,为何那些成功的赌徒总是很快消失——并非他们选择离开,而是被迫退出。当对赌行意识到他是个赢家,便毫不犹豫地将他拒之门外。
对赌行的老板们不是慈善家,他们设计这些场所的唯一目的就是盈利。他们希望大多数客户都输掉保证金,而当利弗莫尔这种常胜将军出现时,他们自然选择最简单的解决办法——禁止他继续下注。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随着他的名字在这些商号中逐渐传开,许多老板开始将他视为一种威胁。他们认为,这个年轻人似乎拥有某种不可思议的能力,能够精准预判市场走势。有人甚至怀疑,他是否在策划一场可以摧毁整个系统的欺诈。然而,事实远非如此。
利弗莫尔从未打算动摇对赌行的根基。他对每周两三百美元的收入感到满意,这已经足以支撑他的生活,并为未来的冒险积蓄资本。他的愿望很简单:对赌行能继续接受他的赌注,而他也能继续依靠自己的判断谋生。
“我凭自己的头脑赚钱,不是吗?为什么需要告诉别人我的买卖?” 利弗莫尔一再强调。他始终认为,交易是一场独行者的游戏,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决策,与他人无关。他对交易保密,从不向旁人透露自己的策略,这既是出于谨慎,也是他性格的一部分。
对利弗莫尔来说,诚实的游戏规则至关重要。尽管他早已看穿对赌行的本质,但他并未完全敌视这些商号。他知道,合法经营的对赌行本质上就是一种非常有利可图的生意。正如他后来总结的那样:
“那些不老实的商号通常活不长。没有人会再去光顾骗子。”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赌行都是天使。他很清楚,这些地方总会用一些隐秘的手段来剥夺顾客的钱财,比如操控报价或设下极高的门槛。
或许,如果他愿意放下独行侠的姿态,学着在人前更圆滑一些,情况会有所不同。但利弗莫尔始终坚持自己的交易哲学:
“价格要么符合我的判断,那我赚;要么偏离我的预期,那我走。除此之外,别人的意见毫无意义。”
这是他一生的信条,也是他传奇的根基。对于利弗莫尔来说,市场是一场孤独的战斗,胜利属于那些敢于承担一切后果的人。而他,正是这样的人。
当越来越多的商号向他关上大门时,利弗莫尔意识到,他需要新的战场。波士顿已无法容下他的野心,而下一站,或许只有纽约能满足他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