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纽约的头几个星期,杰西·利弗莫尔刻意让自己慢下来。他没有急于追逐新的机会,而是选择冷静下来,回顾过去那一连串失败的交易。对于一个骄傲的天才来说,这样的反思并不容易——特别是当这些亏损像刻在心口的伤疤,时时提醒着他跌落的疼痛。
那些日子,他常常在夜晚独自一人坐在租来的小房间里,手里握着铅笔和交易记录本,试图从中找出问题的根源。亏损的回忆如同不请自来的老友,萦绕在他的脑海中,但利弗莫尔有一种顽强的本能:绝不推卸责任。他始终认为,市场从不犯错,错误永远来自交易者本身。
市场不会错。这是利弗莫尔的信条,也是他一生信念的核心。他从不抱怨市场的走势,也不埋怨坏运气。他痛恨那些输光钱就将责任推到“坏牌”的赌徒,因为那只是懦弱的表现。利弗莫尔相信,唯有面对自己的过失,才能真正从中学习和进步。
他逐一分析那些亏损交易,试图找到其中隐藏的逻辑。他的第一个发现是,所有的失败都指向了一个核心问题——时机。他的入场时机过早或过晚,导致了不必要的损失,而那些成功的交易几乎全都得益于正确的时机选择。这看似简单,却让他茅塞顿开。
他甚至做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并非每时每刻都适合交易。有时候,市场需要耐心等待,而不是无休止地操作。他的过度交易是问题的根源。他说服自己,一个成功的交易者必须学会忍耐,学会在合适的时机行动,而不是为交易而交易。
利弗莫尔对自己的剖析没有止步于简单的亏损原因。他进一步总结,十次交易中,他能在七次中获利,但那些亏损的三次总是让他失去更多,吞噬了大部分利润。更重要的是,他发现,当他完全确信自己的判断时,他几乎不会出错。而那些失败的交易,几乎全都源于不够自信的决定。这一领悟让他振奋,也让他深深反思自己的交易心理。
这些天夜以继日的分析和反思让利弗莫尔对自己的交易风格有了更深的理解。他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失败,而是一次绝佳的学习机会。他将这段经历看作是为未来更辉煌的胜利支付的学费。他感到前所未有的鼓舞,决心以一个全新的姿态重新出发。
然而,摆在他面前的最大问题是,他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平台,一个足够支持他雄心壮志的经纪人。波士顿的对赌行已成为过去,而纽约的正规股票经纪公司则是他通向未来的钥匙。他需要的不仅是一家提供服务的公司,更是一位能欣赏他才华、理解他野心的合作伙伴。
纽约的街头依旧车水马龙,华尔街的钟声一如既往地敲响着新的希望。利弗莫尔的心中燃起了复仇的火焰,他要证明,自己不仅能在对赌行里大杀四方,更能在正规交易中创造新的传奇。他的视野已经不再局限于一场交易的胜负,而是整个市场、整个华尔街,以及属于他自己的未来之路。
不过他似乎把一切看得过于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