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牛市的狂欢

对杰西·利弗莫尔而言,1901年是一段不可思议的日子。幸运女神似乎站在了他的肩膀上,而整个国家也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繁荣中。市场沸腾了,股市的热浪席卷了每一条街巷。无论是工厂老板、实业家,还是擦皮鞋的男孩,每个人都在谈论股票交易。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日成交量飙升到了300万股,这一数字在当时几乎是天文数字,点燃了所有人的投机欲望。

“钢铁帮来了,”利弗莫尔回忆道,“这群百万富翁挥舞着钞票,像醉酒的水手一样挥霍。”对于年轻的利弗莫尔而言,这场牛市的狂欢是一场财富的盛宴,他敏锐地察觉到美国正处在一个空前的牛市中。这是工业大整合、资本大并购的时代,巨额财富正源源不断地注入市场。利弗莫尔心中的信念愈发坚定:他必须紧跟市场趋势,用这股汹涌的浪潮为自己铺就通往成功的道路。

这一年,他的交易手法愈加精准,他知道,连一个毫无经验的新人都能在这种市场中赚到钱,而自己则必须更加细致入微地玩转规则。“那时,我玩得更仔细,确实赚了一笔大钱——以一个年轻人的标准来说,已经算是巨大的财富了。”利弗莫尔笑着回忆。

不过,市场之外的生活,同样令他陶醉。在纽约这个繁华的城市,他过上了他所向往的单身贵族的生活。他口袋里的钱仿佛在燃烧,催促他尽情享乐。他高挑的身材,金黄的头发,白皙的皮肤,再加上一双清澈的浅蓝色眼睛,让他成为社交场合中的焦点。他脸上没有胡须,这在20世纪初的美国显得格外特别,而原因却出人意料:他天生长不出胡须,青春期时的痘痘早已剥夺了这一“特权”。

利弗莫尔毫不避讳地承认:“只要手头宽裕,我就过得讲究些。结交新朋友,享受好时光。那时,我还不到25岁,一个人在纽约,口袋里揣着来得轻而易举的钱,心里怀着颇为自得的信念——我终于开始摸清这台新报价机的脾性了。”

白天,他沉浸在股市交易的游戏中;晚上,他尽情享受纽约的奢华与欢愉。然而,他从未让夜晚的狂欢干扰自己的职业操守。“每天,从早晨十点到下午三点,我全神贯注于交易;三点之后,我又全身心地投入到享受生活的游戏中。”

他对生活的态度是冷静而克制的:“不要误会,我从不让享乐影响交易。当我亏损时,只是因为判断错误,而不是因为生活放纵。”他一再强调,“我从不允许自己因为身体或精神的状态不佳而危及交易。我承担不起任何可能破坏清晰思维的行为。” 他说,“即使在那时,我也会确保晚上十点之前上床睡觉,因为如果睡眠不足,我的交易会受到影响。”

利弗莫尔对生活有一种平衡的态度。他从不吝惜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但他也知道,这一切的前提是市场为他提供的“无尽财富”。正因如此,他逐渐养成了一种职业化、理性化的交易习惯,而这种习惯为他建立起了前所未有的自信。

“我很早就明白,这个行业需要的是冷静而客观的态度。我对待交易的方式就是我的职业,我的谋生手段。所以,我从不放纵到忘乎所以,但也从不苛刻到牺牲生活的美好。”他说。

在1901年的牛市中,利弗莫尔的表现相对稳定。他没有再经历对赌行时那种惊心动魄的暴涨暴跌,但他也没有让自己陷入不必要的风险。或许是因为他的期望值有所降低,他变得更加谨慎,但他依然对未来充满信心。

“那时候,我做得比收支平衡还好些。”他回忆说,“所以,我觉得没有必要为了省钱而放弃生活的美好。”他知道,市场的波动是不可避免的,但他逐渐明白,只要他能够控制自己的心态,不断改进交易方式,财富终将源源不断地流向他。

这四年间,他的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不再试图通过一夜暴富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而是更加注重长期的积累和稳定的增长。他对自己的交易手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开始形成一套独特的交易哲学。他相信,自己正在为更大的成功奠定基础,而这种信念,让他无惧任何挑战。

0 0 votes
Article Rating

Leave a Reply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Scroll to Top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