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弗莫尔的夏天原本如同一场无尽的假日。他沉浸在艾克斯莱班的奢华之中,度过了一个宁静而充满享乐的季节。然而,就在他以为自己可以短暂逃离股市的喧嚣时,一份巴黎版的《国际先驱论坛报》将他拉回了那个令他魂牵梦萦的战场。
那是一个闲适的午后,他漫不经心地翻阅着报纸。酒杯中的红酒微微晃动,透过窗外的阳光折射出宝石般的光芒。然而,当他读到关于美国冶炼公司的短篇报道时,一种突如其来的直觉令他屏住了呼吸。
这家公司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冶炼厂”,由洛克菲勒家族创立,是市场风向的绝佳晴雨表。而那则报道宣布,冶炼厂的股息从7%提高到了8%。看似寻常的一则消息,却让利弗莫尔感到不安。他的目光停留在那几个关键字上,心中翻涌着久经战场的敏锐判断。
“这绝对不对劲,” 他心想,报纸上的字迹仿佛都在向他喊话。他明白,多头的圈子正在孤注一掷,用提高股息这种看似诱人的手段掩饰更深的危机。这不是信心的表现,而是绝望的挣扎。
利弗莫尔后来回忆说:“看到这个消息后,艾克斯的一切都变得不同了。” 那一刻,他脑海中的弦被猛地拨动,一种对市场的精准嗅觉重新唤醒了他的斗志。他放下酒杯,打开财经页面,快速扫视股价表。他的心跳逐渐加快,因为他意识到——熊市的大崩盘已经近在眼前。
“所有多头的操纵,哪怕看起来再天衣无缝,在熊市中注定都是徒劳无功,” 他笃定地想。更让他愤怒的是,这些人为的操作试图掩盖现实,推高股价以便在风暴到来前脱手股票。对利弗莫尔来说,这种行为不仅是市场的欺骗,更是对投机者直觉的侮辱。
“他们简直是在激我卖空冶炼厂的股票。” 他冷笑着想着,胸中已然燃起一股复仇般的冲动。
艾克斯莱班虽然是上流社会的度假天堂,却没有股票经纪营业部。利弗莫尔需要采取行动,而他的战场已经不在这片美丽的山谷中,而是在千里之外的纽约。他立即前往当地的电报局,用最快的速度给E.F.赫顿发了一封指令电报。
电报的内容简单而决绝:卖空冶炼厂的股票,越多越好。
这是一次冒险,却也是一次他从未如此确信的押注。时间仿佛凝固在电报局里,等待回复的几分钟变得无比漫长。他盯着电报员的手指滑动,直到电报机发出短促的滴滴声,赫顿的确认信息传回时,他才松了一口气。然而,当他看到回复内容时,心中五味杂陈——冶炼厂的股价已经下跌了6个点。
这是一场他不容错过的战斗,尽管稍有迟疑让他错失了最初的机会,但他明白,这只是熊市序幕的一部分。市场的崩塌已势不可挡,而冶炼厂的下跌不过是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倒下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