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计划中,利弗莫尔的夏日欧洲之旅应在十月结束。他计划在巴黎小住三周,再前往南安普敦搭乘十月初的航船回到纽约。然而,冶炼厂的新闻改变了他的计划。
那晚,他匆匆告别艾克斯莱班,搭上了驶往巴黎的火车。时间紧迫,他的内心被一种挥之不去的紧张和兴奋填满。他知道,市场正在酝酿一场风暴,而他必须先于任何人赶回纽约,把握先机。
令人玩味的是,利弗莫尔并不是唯一一个加快行程的金融巨头。就在几天后,皮尔庞特·摩根也决定提前结束他的欧洲假期,于8月21日返航。这些敏锐的金融家们不约而同地嗅到了风中的危机气息。
回到纽约的那一天,利弗莫尔直奔E.F.赫顿的办公室。他没有时间浪费。他开始卖空市场上最热门的股票,精准且果断。这些操作迅速产生了收益,但利弗莫尔知道,这还不是他真正的行动时机。他必须等待更大的风暴。
他的判断基于一系列冷静的观察:货币供应正在被市场经纪商挤压,经济逐渐陷入紧缩。旧金山地震的灾难性影响和布尔战争带来的经济损失正持续对全球市场施压,吸走了近20亿美元的流动性。利弗莫尔知道,这种紧缩并非一朝一夕的结果,而是逐渐堆积的危机。
尽管市场表面上的走势似乎还在上扬,他的直觉却告诉他,这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这次回归并不只是为了抓住机会,更重要的是,利弗莫尔正在探索一种全新的交易方式。他开始反思过往的策略——那种在感觉“合适”时一掷千金的方式。曾几何时,这种直觉式的豪赌让他赚得盆满钵满,也让他一夜之间倾家荡产。
他需要一种更为谨慎且系统的方法。于是,他创造了一个新的策略——“市场探测”,一个彻底改变他交易风格的系统性方法。
这套体系的核心思想简单却精妙:试探市场。每次交易,他只投入计划总额的一小部分,观察市场的反应。如果市场朝着他预期的方向发展,他会逐步加大投入;如果市场背离他的预期,他会果断止损,退出观望。
例如,如果他的目标是持有1000股股票,那么第一笔交易只会是200股。如果这200股上涨,他会再投入200股,直至逐步完成目标持仓。而如果初始投入亏损超过10%,他会立即止损,并等待下一次机会。
这种逐步试探的方式并不一定能保证每次都赢,但却大幅降低了全盘皆输的风险。利弗莫尔相信,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他在看清大势前避免过早地投入过多资金。
他将新的策略付诸实践,选中了当时交易最频繁的四个类别股票,开始小规模卖空——每类只试探性地卖出一些。这似乎微不足道,但结果却让他倍感振奋:每笔试探都带来了利润。
这给了他信心。他根据市场的反应逐步增加了投入,最终形成了完整的头寸。事实证明,这套新系统是可靠的,也为他未来的交易奠定了基础。这种步步为营、以小博大的策略,成为了利弗莫尔交易生涯的标志性风格。
随着1907年10月的临近,市场的危机逐渐显现,利弗莫尔对“市场探测”体系的信心也在不断增强。他知道,这一体系将在未来几周帮助他从混乱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