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心态变化

1908年2月下旬,杰西·利弗莫尔终于结束了自己奢华悠闲的棕榈滩假期,踏上了归途。他坐上属于自己的私人普尔曼豪华火车车厢。车厢内部装饰考究,镶嵌着精致的胡桃木和黄铜配件,柔软的天鹅绒座椅让人沉陷其中。身着笔挺西装的随从为他端上一杯热腾腾的咖啡,而他则靠在窗边,看着车窗外冬日的景色从温暖的佛罗里达渐渐变成了寒冷的东海岸。

这三个月的假期花去了他整整50万美元,加上之前在公寓、游艇和列车上的支出,他的账户余额已经减少到250万美元。尽管这笔财富仍然庞大,但他心里清楚,华尔街的风云变幻足以让一个富翁在瞬间化为穷光蛋。市场不会因为任何人的成功而怜悯他,尤其是像他这样曾在风口浪尖上崛起的人。

当火车驶入纽约中央车站,利弗莫尔推了推帽檐,深吸了一口气。他终于回来了,回到了这个让他一度成名、又令他尝尽苦涩的地方。

纽约的空气依旧寒冷,1907年金融危机的余波仍未完全消散。过去一年,市场经历了惊心动魄的崩溃,银行倒闭、信贷紧缩,连JP摩根都不得不出手相救,才稳住了金融系统。而现在,尽管美联储尚未成立,但市场上的情绪已经趋于谨慎,投资者依旧惴惴不安,交易大厅里少了几分往日的疯狂,多了一丝压抑的沉默。

利弗莫尔在华尔街的经纪商——E.F. 赫顿公司,也感受到了市场的变化。大户们减少了投机,散户更是避之不及,经纪公司赚取的佣金锐减。可即便如此,赫顿依然将利弗莫尔视为他们的明星客户。

在赫顿的办公室里,他发现自己被赋予了更高的尊贵待遇。他的名字被刻在办公室门口,秘书随时待命,电话接连不断,似乎整个公司都在围绕着他运转。人们不再把他当作一个年轻的投机客,而是看作一个经验丰富的大人物。过去,他只是众多交易者之一,在喧闹的交易厅里跟其他投机者一样,紧盯着行情屏幕,等待最佳的买卖时机。而现在,他的一举一动都被人关注,甚至有人专门追踪他的交易,希望从中窥探出市场趋势。

然而,这种变化并没有让他感到舒适,反而让他产生了一丝疏离感。

坐在那间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利弗莫尔的内心五味杂陈。他的财富让他拥有了奢华的生活,但也让他失去了某种真实感。在交易大厅里,他不再是那个为了生计而战斗的年轻人,而是一个受人瞩目的传奇人物。这种转变让他感到不安——他始终认为,交易员的直觉和本能来源于市场的脉搏,而不是象牙塔里的舒适安逸。

他开始怀念自己早年的时光。那时候,他带着仅有的几美元,站在波士顿的小投机行里,透过玻璃板观察着行情跳动,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生存。那时候的他没有游艇、没有私人火车,但他拥有一种纯粹的激情。他想着如何在市场上找到破绽,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战胜市场,而不是考虑如何维持已经拥有的一切。

“钱带来了自由,也带来了枷锁。”他自言自语道。

这种微妙的心理变化,让他在面对市场时多了一丝犹豫。他不再像过去那样毫不犹豫地押上全部身家,而是开始谨慎地分析每一笔交易的风险。他知道,自己不能再像从前那样轻易破产,但与此同时,他也担心自己会因此失去曾经的敏锐嗅觉。

站在窗前,俯瞰着哈德逊河的流水,他开始思考自己的下一步。他不想草率入场,也不想错过任何机会。股市依旧沉寂,他不知道,这种的平静会持续多久。

0 0 votes
Article Rating

Leave a Reply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Scroll to Top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