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的纽约,春寒料峭,但杰西·利弗莫尔的内心却比天气更加寒冷。股市依旧死气沉沉,交易大厅里少了往日的喧嚣,而他的账户也几乎没有任何增长。他在豪华的公寓里来回踱步,透过窗户看着哈德逊河的流水,心中充满了一种说不出的焦躁。
他受够了无所事事的日子。钓鱼、宴会、私人俱乐部的闲聊,甚至是华尔街那些恭维他的经纪人,都无法再激起他的兴趣。他需要新的刺激,他需要新的挑战,而最重要的是,他需要找到能让自己的才华再次绽放的市场。
这时,一个名字突然浮现在他的脑海——西奥多·派斯。那个曾经两度破产、又两度东山再起的棉花大亨。他的故事让利弗莫尔着迷,而棉花市场本身,也让他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纽约虽然是金融世界的中心,但棉花交易的真正战场,却在芝加哥。那里是全球最重要的农产品交易中心,棉花、大豆、小麦的价格在那里决定,牵动着整个美国农业经济的神经。对一个渴望挑战的投机者来说,芝加哥就是天堂。
就在一时冲动之下,利弗莫尔做出了决定——他要暂时离开纽约,前往芝加哥,在棉花市场一展身手。
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E.F.赫顿时,对方显得极为失望。作为公司的明星客户,利弗莫尔不仅为赫顿带来了巨额佣金,更是整个交易所里备受关注的风向标。他的一举一动都被人密切跟踪,而他的离开,无疑会让赫顿失去一块金字招牌。
“芝加哥?棉花?”赫顿皱着眉头,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解,“杰西,你在纽约的交易做得很好,为什么要涉足棉花市场?那是个风险极大的领域。”
“正因为风险大,才值得一试。”利弗莫尔笑了笑,拿起帽子,潇洒地推开办公室的门,“放心,我不会离开太久。”
赫顿叹了口气,他知道无法改变利弗莫尔的决定。这个男人的天性就是追逐市场的波动,而不是坐等机会降临。
抵达芝加哥后,利弗莫尔立刻行动起来。他知道,要在一个陌生的市场立足,就必须深入其中。他没有浪费时间,而是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迅速开设了多个账户,与所有主要的棉花经纪公司建立了联系。
这座城市与纽约截然不同。纽约是银行家和股票经纪人的天下,而芝加哥则属于那些敢于在农产品市场搏杀的交易员。他们更粗犷、更直接,嗓门更大,赌性也更强。交易大厅里弥漫着麦子、小麦和棉花的味道,空气中回荡着喊单声和报价单的翻动声。
利弗莫尔很快就爱上了这种气氛。
最初的几周,他住在一家高级酒店里,但很快,他就开始对酒店生活感到厌倦。他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一个既能满足他对奢华生活的需求,又能提供宁静与自由的地方。
几乎是一时冲动,他决定买一艘新的游艇,直接停泊在密歇根湖上,把它当作自己的私人住所。这不仅能提供隐私,还能让他远离交易所的喧嚣,在湖面上静思市场走势。
他的游艇经纪人乔·麦克唐纳很快找到了一个合适的选择——一艘名为“威尼斯号”的超级游艇。它的原主人是摩根工厂铁路公司的老板,船体长度达到了惊人的310英尺,横梁51英尺,总排水量高达580吨。
“她比你的安妮塔号大得多。”麦克唐纳指着停泊在码头上的威尼斯号,说道,“这不是一艘普通的游艇,她更像是一座浮动的宫殿。”
利弗莫尔站在码头上,抬头看着这艘庞然大物,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威尼斯号的内部装修极尽奢华,共有八间特等舱室,四间浴室,以及超过20名船员随时待命。黄铜装饰的扶手闪闪发光,橡木地板上铺着进口波斯地毯,餐厅里摆放着银制餐具和水晶酒杯。
这艘游艇完美符合利弗莫尔的审美。他站在甲板上,闭上眼睛,感受着密歇根湖上的微风吹过脸颊。他喜欢这种感觉,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他的脚下,而他可以随时出发,去任何地方。
他没有多犹豫,立刻开了一张20万美元的支票,把威尼斯号收入囊中。然后,他带着几只箱子,直接搬了进去。
就这样,利弗莫尔成为了密歇根湖上最特别的交易员。每天清晨,他会坐在游艇的露台上,俯瞰着湖面上的晨雾,思考着市场的趋势。然后,他会乘坐快艇前往交易所,与那些经验丰富的棉花交易员交流市场走势。
棉花市场波动巨大,受天气、全球供需、政治形势等多种因素影响。价格一天之内可以剧烈起伏,让投机者在瞬间暴富或倾家荡产。利弗莫尔深知其中的风险,但他也知道,这正是一个能让他大显身手的战场。
夜晚,当交易所的喧嚣归于平静,他会回到游艇上,躺在躺椅上,看着夜空中闪烁的星辰。他喜欢这样的生活——既充满挑战,又带着一丝远离尘嚣的宁静。
但他并不知道,这次的芝加哥之行,不仅仅是一场新的投机冒险,它还将成为他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很快,市场会以一种他从未预料到的方式,将他再次推向命运的风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