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纸上富贵

1908年5月11日,星期一清晨,芝加哥依然沉浸在夜的静谧中,而远在大西洋另一端的英国利物浦,晨曦已悄然降临,迎来了崭新的一天。这里的棉花交易所,是全球棉花贸易的中心之一,每天的开盘价往往会对美国市场形成连锁反应。

清晨的电报机开始忙碌,一条来自利物浦的消息迅速传遍芝加哥的交易圈——棉花开盘暴涨,最高触及9.90美分,比4月份的低点整整上涨了30%。

交易大厅里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空头们纷纷放下报纸,盯着电报机滚动的行情。有人开始低声议论,怀疑是不是有人在幕后操纵市场。有人脸色苍白,意识到自己可能陷入了巨大的麻烦。

利弗莫尔站在自己的交易席位前,嘴角浮现出一丝淡淡的微笑。他早已预料到这一刻的到来。

“市场总是顺着最小阻力的方向运行,”他低声说道,“如果价格上涨阻力最小,那它就会涨。”

但这场游戏还远未结束。

空头们感到了压力,但他们还没有彻底恐慌。尽管市场在上涨,但买入的棉花却很少,甚至连利弗莫尔预料中的恐慌性回补都没有出现。

情况并不像他希望的那样发展。

他的手里,握着14万包棉花,成本大约是650万美元。如果市场继续上涨,他的利润将非常可观,账面价值已经飙升到了750万美元。但问题在于——这是账面上的

如果他开始抛售,这个账面数字还能维持多久?

市场是脆弱的,如同风暴前的湖面,表面上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现在,他站在了一个极其危险的位置:他拥有太多棉花,而市场的流动性却远不如预期。

他不禁开始思考——如果找不到足够的买家,怎么办?

利弗莫尔并不是一个轻易慌乱的人。他知道,在市场里,最忌讳的就是让别人看到你的弱点。一个交易员一旦显露恐惧,就如同受伤的猎物,会引来无数掠食者。

他必须小心行事。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不引发市场恐慌的情况下,逐步卖出他的持仓?

他知道,一旦他大举卖出,价格必然暴跌,而市场一旦察觉到大玩家在撤退,就会跟风抛售,到时候,他的利润将化为泡影,甚至可能血本无归。

他已经在棋盘上走到了最前沿,现在,是时候决定最后一手棋该怎么下了。

利弗莫尔沉思片刻,深吸了一口气,他需要一个完美的计划。

0 0 votes
Article Rating

Leave a Reply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Scroll to Top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