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派斯的拜访

1908年中旬,杰西·利弗莫尔发现,自己比几个月前更加富有了。棉花市场的疯狂行情让他在短短几周内获利超过200万美元,而他的总资产也已突破500万美元

但这一次,他决定克制自己。

他把大部分盈利存入银行,暂时退出市场,享受奢华的纽约生活。这座城市对他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他曾在这里崛起,也曾在这里跌入谷底。但现在,他是华尔街最炙手可热的投机者,报纸头版争相报道他的壮举,俱乐部里总有人在低声议论他的名字。

财富让他成了传奇,传奇也带来了无数的困扰。

他每天都能收到成百上千封信件——有人请求他分享交易秘诀,有人恳求他提供资金支持,还有人试图与他建立商业合作。但他对这些毫无兴趣,甚至懒得打开信封,直接扔进垃圾桶。

然而,一封信引起了他的注意。

寄件人:西奥多·H·派斯。

利弗莫尔拆开信封,信上的内容简短直接:

“利弗莫尔先生,我一直关注您的交易,对您的市场判断深感敬佩。我希望能有机会与您当面交流,不知您是否愿意抽空见我一面?”

这封信让他来了兴趣。他拿起笔,亲自写了一封回信:

“派斯先生,能收到您的信是我的荣幸。请随时到我的办公室造访,我很乐意与您见面。”

第二天,派斯如约而至。

西奥多·派斯,这个名字在棉花市场举足轻重。他是最著名的棉花分析师之一,不仅对全球棉花供需有着深入研究,还曾在投机交易中赚取巨额财富。他的市场评论被世界各地的交易者奉为圭臬,甚至连伦敦、巴黎的棉花商人都定期阅读他的文章。

他的市场报告,几乎影响着整个棉花行业。”利弗莫尔回忆道,“不管是纽约,还是利物浦,甚至远在印度和埃及,所有与棉花交易相关的人都关注他的观点。

这次会面,是两个市场天才的碰撞。

派斯步入办公室,气质沉稳,带着一种成熟的自信。他没有华尔街那些投机客的浮躁,也没有那些棉花商人的保守,而是散发着独特的学者气质。

他们握了握手,派斯微笑着说道:“利弗莫尔先生,很高兴见到你。我对你在棉花市场的操作深感敬佩。

利弗莫尔笑了笑:“彼此彼此。你的市场分析让我受益匪浅,我一直想见见你。

他们在办公室里坐下,话题迅速进入正题——棉花市场的未来走向

你真的垄断了七月棉花吗?”派斯开门见山。

利弗莫尔耸了耸肩:“报纸总喜欢夸大事实。我手里确实持有大量七月棉花合约,但远远谈不上垄断。

派斯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笑意:“但市场相信了这个故事,而你也从中获利了。

利弗莫尔微笑:“我只是抓住了机会。

两人相视一笑,心照不宣。市场并不关心真相,它只在乎故事,而交易者的职责,就是从这些故事中找到获利的机会。

他们的话题从七月棉花,聊到全球棉花供需,再到投机交易的心理。派斯深谙市场运行的规律,他不仅了解供需基本面,还熟悉市场情绪的波动。他指出,棉花市场的周期性非常明显,而真正的投机者,必须学会提前布局

市场的波动是有逻辑可循的,”派斯说道,“投机并不是赌博,而是利用信息优势,去捕捉趋势。

利弗莫尔深以为然:“聪明的交易者,不是随波逐流,而是提前埋伏在正确的位置上。

在这次交流中,利弗莫尔得知了派斯的经历。

他不仅是一名成功的交易者,还是一名杰出的金融记者和市场分析师。早年间,他曾在棉花市场赚取巨额利润,但市场无情,他也曾经历过惨重的亏损

最让利弗莫尔敬佩的是,派斯东山再起后,第一件事就是偿还所有债务,尽管法律并不要求他这样做。

市场对每个人都一样残酷,但真正的交易者,是那些愿意承担责任的人。”派斯说道。

利弗莫尔点点头:“这一点,我完全赞同。

他们在办公室里聊了许久,交流彼此的交易理念,也分享了对市场的看法。这次会面,让他们惺惺相惜,从竞争对手,变成了亦敌亦友的市场伙伴

当派斯起身告辞时,利弗莫尔站起身,与他握了握手。

希望我们未来能在市场上再见。”利弗莫尔说道。

派斯微笑着点头:“市场总会给我们机会的。

当派斯离开后,利弗莫尔坐在椅子上,回味着这次谈话。

他知道,这次相遇只是一个开始。

未来的市场风暴中,他们或许会是盟友,或许会是对手。但无论如何,他们都将在棉花市场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0 0 votes
Article Rating

Leave a Reply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Scroll to Top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