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弗莫尔渐渐发现,他的自由正在被名声所束缚。
曾经,他是市场的幽灵,默默无闻地穿梭在交易所的大厅里,精准捕捉价格的波动,赚得盆满钵满。而如今,他成了纽约金融圈的一颗明星——无论他走到哪里,身后都拖着一长串好奇的目光。
每一次他买入、卖出,报纸都在头版报道,投机者们密切关注他的交易,就像赌徒盯着轮盘赌的转盘,等待他落下的那一枚筹码。
“杰西·利弗莫尔已垄断了整个纽约市及周边地区的棉花市场。”
——《洛杉矶时报》
“一位皮肤白皙、金发碧眼,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十岁的男子,在一家经纪公司后方的密室里,用平静而富有节奏的声音向数十名忙碌的职员下达指令。他不仅掌控了所有棉花期货合约,还牢牢握住了纽约地区的现货市场。他微笑着注视着一群头发花白的空头交易者在纽约棉花交易所中痛苦挣扎。”
——《芝加哥每日论坛报》
这些新闻报道让棉花价格短暂上涨了3.5美元一包,市场上充满了狂热和兴奋。许多人相信,利弗莫尔已经掌控了棉花市场,空头们的末日即将到来。
但问题是,这并不完全是真相。
这些夸张的报道,反而影响了利弗莫尔的判断力。他太久没有退场了——他应该趁势出局,但这一次,他被自己的名声绑架了。
他没有及时撤退,棉花价格很快大幅回落。
名声不仅打乱了他的交易节奏,也在悄然改变他的生活方式。
他开始担忧,自己是否过得太安逸了。
曾经,他是那个一无所有的少年,在波士顿的对赌行里,凭借敏锐的直觉和过人的数学天赋,一点一滴地积累起第一桶金。那时的每一分利润,都源于对市场的深刻理解,源于那种本能的嗅觉、对成功的渴望和对胜利的执着。
而如今,他住在芝加哥密歇根湖上的一艘豪华游艇中——这艘船是湖上最庞大、最奢华的私人游艇之一,配备了二十名随时待命的船员,无论他何时何地需要什么,都有人立即为他安排妥当。
在芝加哥,媒体称他为“年轻的百万富翁”,他的一举一动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他的私人宴会、游艇派对,以及他在华尔道夫酒店的奢华套房,无一不成为社交圈的热门话题。
他忧虑,这样的生活是否会侵蚀他的判断力。
“我不再是那个饥渴难耐的年轻人了。”
他开始反思,这种变化是否已经影响了他的决策质量?
当他在纽约棉花市场奋战时,小麦价格正在上涨。
“我不仅做多棉花,而且还重仓小麦。”
他开始感到双线作战的压力,但最致命的失误是——他没有及时退出棉花市场。
市场不等人。棉花价格迅速回落,而他已经深陷其中,无法全身而退。
与此同时,他的身体状况也变得越来越糟。
他开始感觉不适,持续的疲劳、头晕、甚至偶尔的恶心,医生找不到原因。
“或许我可以告诉你,大约这个时候,我感觉身体不太舒服。”
但他知道,市场不会因为他生病而停下。
利弗莫尔从不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
他知道自己犯了错,他没有及时调整策略,他让市场和名声的压力影响了自己的判断。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决定——暂时退出战场。
他需要休息,需要重新找回那个饥饿的自己,那个能够冷静分析市场、快速调整策略、不受情绪影响的自己。
他决定离开一会儿。
去哪里?他还没想好。
但他知道,他必须逃离这个正在吞噬他意志的市场旋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