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结束了。
杰西·利弗莫尔的棉花赌局以一场惨烈的溃败收场,他不仅输掉了绝大多数的财产,还几乎丧失了所有的自信和信念。
他的资产被彻底清盘,到最后,他只剩下不到30万美元。
在华尔街,这些钱远算不上穷途末路,但对曾经坐拥数百万美元的利弗莫尔而言,这无疑是一种讽刺。
利弗莫尔回到家里,反锁上门。他对门房下了严令,不准任何人打扰。电话铃声响起时,他连看都不看一眼。
他需要思考,需要回顾这场灾难的来龙去脉,而这个过程必须是独自完成的。
他知道,自己并非只是被市场打败了,更是被自己打败了。
“即使没有任何来由,人也可能自导自演愚蠢荒唐的一出。”
他曾是市场的操盘高手,擅长洞察趋势、精准出击,但在派斯的交易中,他却放弃了自己所有的原则,像个新手一样被牵着鼻子走。
他终于明白,交易者最危险的敌人之一,并不是市场的波动,而是一个魅力十足、能言善道的人。
如果对方足够聪明,足够善于操控人心,那么即便是最精明的投机者,也可能沦为棋子。
他苦笑着想,如果这场教训只花100万美元,或许已经足够了。
然而,命运并不会让你自己决定交多少学费。
“她先狠狠地揍你一顿,然后再把账单扔到你面前,不管金额多少,你都得付。”
现在,他终于清楚了自己犯蠢的极限,也知道了这一切必须画上句号。
派斯,从此彻底从他的生活中消失。
不到一年前,他是华尔街的百万富翁。
他的财富源自他的智慧,而好运只是锦上添花。
如今,他一无所有。
但不同的是,这次的失败,不是因为他低估了市场,而是因为他低估了人性,低估了自己的愚蠢。
如果他是按照自己一贯的交易规则操作,他不会输得这么惨。
可他却在派斯的蛊惑下,一错再错,直到无力回天。
尽管棉花交易的失败让他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但并非所有的消息都是坏的。
此前,他曾向皮尔庞特·摩根承诺,持有股票一年。
如今,股市在缓慢复苏,他的股票投资也随着市场的回暖而逐渐升值。
但这并不是他主动争取的,而是市场自然发展的结果。
这种意外的回报让他稍感安慰,但他很清楚,自己需要重新站起来。
这一次,他必须吸取教训。
利弗莫尔试图用哲学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失败。
但这很难。
派斯的背叛太过直接,带来的伤害太过深刻。
而更令他苦闷的是,派斯不仅没有赔钱,反而赚得盆满钵满。
他赚的钱,和利弗莫尔的亏损一样多。
“认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不比研究自己成功的案例更有益处。”
失败的痛苦让人想逃避。
可市场不会因为你的痛苦就停止运行,它不会给你时间去舔舐伤口,它甚至不会在意你是否已经学到了教训。
而对于交易者来说,失败不仅仅是财务上的痛击,它还会带来另一种更深层次的伤害——对自我价值的否定。
投机者的软肋,不仅在口袋,更在虚荣心。
“更有甚者,在犯错误的时候,投机者其实知道自己在犯错。”
这个认知比任何失败都更加残酷。
当你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决定是错误的,但却仍然义无反顾地走向深渊,这才是最让人难以释怀的地方。
这次,他没有任何借口。
这场败局,完全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
“在犯下这些错误之后,我也会自问,为什么会犯错?可即便在受惩罚的痛苦过去之后,我仍然无法解释,自己为什么会犯下这些错误。”
他终于明白了,市场的陷阱不仅藏在数字和图表里,还藏在人心最深处。
如果他想要东山再起,他必须做出改变。
这次的失败,是他投机生涯中最惨痛的一次。
但它也让他看清了自己曾经的狂妄,看到自己作为交易者的软肋。
市场不会记住失败者。
华尔街的风云变幻,没有人会同情一个跌倒的赌徒。
他要么崛起,要么彻底沉沦。
他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