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静默的等待中,利弗莫尔终于看到了属于自己的机会——伯利恒钢铁。
这家由查尔斯·施瓦布掌管的公司,是美国第二大钢铁生产商,在市场上一直不温不火。但利弗莫尔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他知道,战争正在改变一切,而伯利恒钢铁,很快就会成为市场上最耀眼的明星。
1915年,美国虽然还未正式参战,但欧洲战场的炮火已经燃烧了一年多。英、法等国对钢铁的需求激增,而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国,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供应者。
更何况,华盛顿的政客们正蠢蠢欲动,开始讨论是否要加强本国的军事力量。军舰、装甲、铁路、武器——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钢铁。
利弗莫尔深知,未来几年,钢铁行业的需求将呈现爆炸式增长,而市场对这一点还没有真正反应过来。
更重要的是,伯利恒钢铁不仅仅是一家普通的钢铁企业——它不仅有钢厂,还有丰富的铁矿资源。这意味着当钢价上涨时,公司不仅能赚取生产利润,还能从原材料价格上涨中获利。
他敏锐地意识到:市场低估了伯利恒钢铁的价值,而当市场醒悟过来时,股价可能会在一年内翻三倍。
但知道是一回事,如何入场又是另一回事。他不能贸然行动,必须等到市场本身发出信号,告诉他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
于是,他耐心地盯着伯利恒钢铁的股价,等它迈过一个关键的心理门槛——面值100美元。
在他看来,整数关口是市场心理的一个关键点。
“根据我的经验,当一只股票第一次超越100、200或300美元的整数大关时,几乎总是保持上升势头,继续上涨30到50点——而且在突破300后,比在100或200时上涨得更快。”
这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他多年来反复验证过的交易经验。在他年轻时对赌行打拼的日子里,他就发现了这个规律。而后来,他在安纳康达公司的交易中,又亲自印证了这一点——当安纳康达突破200美元时,他果断买入,结果一天之内,股价就飙升到了260美元。
“这是一条久经考验的操作原则。”
他决定,只要伯利恒钢铁突破100美元,他就会毫不犹豫地杀入市场。
时间一天天过去,伯利恒钢铁的股价正在慢慢攀升。
利弗莫尔知道,突破的那一刻即将到来,而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这一次,他不会再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