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并且持续成功的秘密是什么?

大家好,我是无漪。今天我们从数学的角度,聊聊持续成功的底层逻辑。最近刷短视频看到某交易冠军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通过交易从几百万赚到了几个亿,后来又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里爆仓,资产清零。人名我不记得了,不过这也不是重点,因为感觉类似的事情每年都会发生。可能有人会不理解,都赚了几个亿了,拿出一部分来存起来不行吗?人是有路径依赖的,怎么暴利赚的钱,基本上也会怎么暴利赔回去,而且大概率会亏得更惨。

想想什么样的人在股市中能两三年赚几百倍?无非是高杠杆加满仓梭哈。但凡胆子小一点,是没办法实现这样的收益率的。罗永浩的事迹可能很多人都有所耳闻,他为了搞他的锤子手机把全部身价都押上了,不仅签了对赌协议,甚至还拉上了他老婆以个人名义对公司进行了担保。以下是他接受采访时的一段描述:

“有一笔银行贷款要求我签字,签字意味着破产以后也要给的,然后这个我就签了。签的时候呢,银行的风控的人不知道为什么来到现场,临时突然说问我太太能不能也签。然后我因为傻,我想都没想我就掏出手夹,然后我就给他打电话让他过来,就是来现场的时候他犹豫了一下,然后看我的眼神,我说签吧签吧他就签了。两三点钟回的家,他就没睡觉在那还醒着呢就翻来覆去,很少发生这种事。我就说为什么他就说,他说你让我签我就签了,没问题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他说你万一有个好歹?因为我们刚有一个朋友死了一个多月,他说你万一有一个好歹,我这辈子要做什么事情才能把这个还了?他说肯定是永远还不了的。他说你今天让我签字的时候怎么想的?完了我就傻眼了,我说我啥也没想,我的天。然后我就特别特别后悔,就是他说让你老婆来一下的时候,你心里没有咯噔一下,那我只要是能救公司的,在那个时候状态是一个魔障的状态,只要不是犯杀人放火,我可能什么事都会做。”

最终锤子公司欠下了诸多债主,约6个亿的债务,其中包括他个人担保的一个多亿。最后,他通过直播带货开始了自己的真还传。虽然这里有很多细节,作为一个局外人我无法一一证实,比如他的钱真的还清了吗?他真的是靠直播带货还的钱吗?但是撇开这些细节不看,不知道你们是怎么看待他的债务问题的?有人觉得他是英雄,倾其所有追求梦想,欠下巨债以后仍然不肯躺平,不做老赖努力还钱。但我觉得他更像是一个赌徒,项羽是英雄,破釜沉舟是西楚霸王,但是输给了刘邦。如果一个人总是想要破釜沉舟,总是有一种不成功变成仁的决绝,那他看起来是不是更像一个赌徒,最起码也是个莽夫。不过罗永浩还是幸运的,他吃到了时代的红利,自称通过直播带货还清了负债,又屁颠屁颠的跑去创业了。

可能有人要问了,这两个故事跟我们今天的主题有什么关系呢?他们都曾经是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但为什么结局却不尽如人意呢?今天我们就从概率的角度,分析一下持续成功的底层逻辑。首先我们有一个前提假设,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也没有一定会发生的事情。比如你可能非常幸运,只买了一张彩票就中了超级大奖,但也有可能非常倒霉,公司经营良好,可是一个员工突然受到重大刺激,精神失常,把公司的服务器给炸了。不管你信不信,你的每一次成功都有运气的成分,我们的每一次行动,都是在做一个概率游戏。

最近很火的量子力学也恰恰证明了,在微观尺度上,在被观察到之前,任何状态都是不确定的。很多成功的企业家,都不否认运气的重要性,马化腾认为自己创业初期70%靠运气,雷军也说企业的成功85%来自运气。相信运气,人才不至于变得狂妄自大。既然是概率游戏,就意味着可能会失败。

这里,我们需要理解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基础成功率。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5年,生命周期超过5年的企业不超过7%,能活过10年的只有2%。你认为活多久算成功?如果是5年,那么中国企业的基础成功率只有7%;如果是10年,那么中国企业的基础成功率只有2%。当然你也可以认为自己足够优秀,成功率是常人的10倍,但即便是这样,那也只有20%。

这时候,我们要引入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整体成功率。对于创业来说,只要成功一次就算成功了,但是有个大前提,我们得能活到成功的那一次。从概率的角度看,创业其实跟抽奖也差不多。假设我们抽奖的中奖概率一直是20%,那么抽两次至少中一次的概率是多少呢?可能有人觉得是20%加20%,也就是40%,但是很遗憾没有这么好的事情,不然抽5次就一定会中奖了。其实我们只要知道两次都没中奖的概率就可以了。一次不中奖的概率是80%,两次都不中奖的概率,就是百分之八十乘以8%,也就是64%。于是我们用百分之百减去64%,就得到了我们至少中奖一次的概率,也就是36%。连续5次抽奖至少中奖1次的概率是百分之百减80%的5次方,得到67%。连续10次抽奖至少中1次的概率是89%。这看上去是不是让人有些泄气?即使我们用平均成功率的10倍作为我们的基础成功率,尝试10次,一次都不成功的概率仍然有11%。如果我们假定99%是一个接近于必然发生的概率,那需要尝试多少次才能达到99%的整体成功率呢?答案是21次。如果我们以2%这个创业成功率的平均值作为基础成功率,那么需要228次才能达到99%的整体成功率。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三个推论:第一,

简单的重复是没有出路的。如果只满足于平均水平的基础成功率,想要成功创业的难度可想而知。当然,一定有幸运儿是靠着极低的基础成功率成功的。但如果想一直靠好运维持成功,那真的比登天还难。反正我自认为没有这个运气,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认知水平,并且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使自己获得远超于平均水平的基础成功率。第二,试错是成功必不可少的步骤,即便是创业高手,也很难保证每次都能成功,失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成功路上最大的敌人是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第三,虽然失败在所难免,但是失败的后果是我们可以想办法控制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失败后还有重新开始的机会,这就要求我们能控制风险,不能只看到潜在的收益,能够让我们资产迅速翻倍的手段,也大概率会让你亏掉所有钱。另外,我觉得信用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资产,任何通过损失信誉进行牟利的行为,都是短视且得不偿失的。

有人可能会问了,既然都是概率问题,那创业跟赌博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个人认为有两点重要的区别。一是收益的期望值。期望值是统计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用大白话理解就是,你成功的收益乘以你成功的概率,减去你失败的损失乘以失败的概率。拿创业举例,收益的期望值为正,就是指创业虽然会失败,但是一旦成功了,你成功的收益是足以抵消所有失败的损失的。而赌局都是被设计好的,绝大多数赌局的期望收益都是负的,所以赌的时间越长,亏损的概率越大。

另一点重要的区别是成长性。我刚才讲到了基础成功率,基础成功率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我们知识和经验的提升,我们的基础成功率是可以不断增加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风险投资喜欢投钱给有创业经验,并且失败了还能重新开始的创业者,因为他们的基础成功率是要远高于创业者的平均水平的。反观赌博,赌博中虽然也有高手和菜鸟之分,但是随着赌博次数的增加,基础成功率是很难有显著的提高的,所以选对赛道也很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努力越悲剧。

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提炼一个成功的公式,那就是选择一个预期收益为证的赛道,然后尽人事听天命,努力提高基础成功率,不断尝试,等待成功的降临。如果真的不幸落在1%的失败区间,怎么办?那就坦然面对现实,再来一次。当然,有个大前提是你玩的得是无限游戏,你还有机会重新再来,这就要求你在学会赚钱之前,先学会控制风险,不然你很有可能死在成功的路上。

聊完了成功的底层逻辑,我们现在来聊聊如何持续成功。开头我讲的两个例子的主角都是曾经成功过,但一朝即错,满盘皆输。所有已经成功的企业都在寻找第二曲线,公司业务的增长都遵循一定的规律,从开始的缓慢增长,慢慢加速进入鼎盛期,然后增长放缓,进入衰退,很像一个抛物线。而寻找第二曲线的目的,就是在衰退来临之前,开启另一条增长曲线。而关于如何找到另一条增长曲线,其实就是重复前面的那条成功公式。古代最大的创业者可能就是每一个朝代的开朝皇帝了,每一个皇帝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自己的帝国可以永远延续下去。但这有一个巨大的变数,就是孩子的智商是随机的。假设一个皇帝有20%的概率生出一个聪明的孩子,按照我们上面的公式,要达到99%的整体成功率需要21次,假设男女比例是1:1,皇帝需要生42个孩子。所以古代皇帝都不是一夫一妻制,很多顶级富豪也深谙这个道理,

埃隆马斯克就有9个孩子。我觉得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他会继续生孩子。同样的道理移植到企业里也一样适用。2010年,刚成立的小米公司还没开始造手机,他们开发了一款聊天软件叫米聊。如果你没用过米聊,你可以看看现在的微信,米聊和今天的微信非常像,或者应该反过来说,微信和曾经的米聊非常像。我们今天用的微信,其实比米聊晚了3个月才发布的第一版。为什么最擅长做社交软件的腾讯,居然比刚刚成立的小米更晚发布新的社交软件了?这恰恰是因为腾讯最擅长做社交软件,他觉得已经有一个QQ了,不再需要另一款和QQ很像的社交软件。

米聊发布后,获得了非常积极的市场反应,一种危机意识开始在腾讯内部蔓延。很多人觉得不行,我们一定要做。但是米聊已经有了先发优势,腾讯该怎么办?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创业公式,这个公式中只有两个变量,一是基础成功率,二是尝试次数。米聊已经有了先发优势,所以腾讯的基础成功率可能并不比小米高。那怎么办呢?必须想办法增加尝试次数。

于是腾讯安排了3个团队同时做微信,QQ团队成都的一个团队,以及在广州负责邮箱业务的张小龙团队。所有人都很自然的认为QQ团队是最应该把这件事情做成的,但是万一这个团队不行呢?那么整个腾讯的未来都会输在这个万一上。马化腾在后来的一次演讲中说,坦白讲,微信这个产品如果不是出在腾讯,不是自己打自己,而是出在另外一家公司,我们可能现在根本就挡不住。

回过头来看,生死关头其实就是一两个月,最后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张小龙团队赢了。不应该说是腾讯赢了,这三个团队的基础成功率可能都不高,但是马化腾,用了三个团队一起做的方式,从而提高了腾讯的整体成功率。所以最厉害的不是张小龙,而是马化腾。张小龙是一匹千里马,而马化腾经营的是马场,这就是腾讯著名的赛马机制。马化腾说,我们当时很紧张,腾讯内部有3个团队同时在做,都叫微信,谁赢了就上谁的。最后广州做邮箱出身的团队赢了,成都的团队很失望,就差一个月。如果腾讯没有成功,今天大家见面,可能就不是说加个微信了,而是说加个米聊了。

但是你认真想一想,腾讯赛马机制的基本逻辑是什么?是多生儿子,择优而立。不管是曾经的康乾盛世,还是今天的腾讯转型,其持续成功的背后,都有同一个数学公式作为底层逻辑。那么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我觉得这个逻辑同样适用。行业有周期,我们的职业技能也有周期。如果只是吃老本,再好的职业也会走下坡路。企业融资的最佳时机,不是在缺钱的时候,而是在最鼎盛的时候,是最不缺钱的时候,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获得最低的融资成本。同样的对于个人而言,最适合发展第二技能或者第二职业的时候,是自己在工作中最得心应手的时候,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更从容的思考,做更长远的打算,也更有精力投入到新的事业中。试错成本也更低。如果是看到危机后再做准备,很可能已经来不及了。面对着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会没有太多试错的机会和时间,而且人在慌乱的情况下会变得很局促,很难做出理智的决策。

所以如何持续成功?首先选定一个正收益的赛道,然后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不断试错,也就是正确的事情重复做,但要确保不会死在半路上。一旦得到了幸运女神的眷顾,获得了成功,不应该满足于现状,应该继续试错,在巅峰到来之前成功开启第二曲线,让成功得以延续。

不知道大家是否认同我的观点,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表达你们自己的观点。今天就先分享到这,我是无漪,我们下期再见。

0 0 votes
Article Rating

Leave a Reply

3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Ying Zeng
Ying Zeng
5 months ago

讲的很好,加油up!

Ying Zeng
Ying Zeng
5 months ago

同意! up做的真棒,加油!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